第五十一章 九鼎归元 (第2/2页)
曹操站在瞭望塔上,手中《农桑辑要》的扉页在晨光中泛黄。当发现"皇恩浩荡"的朱印下藏着”建安三年腊月丙寅"的阴文时,他猛然想起彭蠡泽之战——那日糜竺船队消失的二十船硫磺,此刻正在他脚下的土地里化作金砂。程昱突然指着西北天际惊呼,只见流星划过苍穹,拖曳的火光竟与寿春地宫腾起的烟柱遥相辉映。
寿春地宫最深处,袁术的指甲在玉玺表面抠出刺耳声响。当他撬开玉璏暗格时,半片竹简飘然落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被人用朱笔划去,改成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落石砸断纪灵脊椎的瞬间,岩壁上浮现的墨家符文突然流转金光,袁术抱着玉玺坠入暗河时,最后看到的画面是琥珀色晶石里映出的龙纹,与孙嬬匕首上的寒光交相辉映。
洛阳太庙的铜钟响彻云霄时,刘协正将传国玉玺按进九鼎中央的凹槽。贾诩注意到玉玺缺角处嵌着孙嬬的鎏金匕首,寒光与香火烟雾纠缠如龙。当机关完全契合的瞬间,浑天仪上的二十八宿突然自行运转,投下的星图与沙盘疆域完美重叠。西域都护府的捷报就在这时撞开殿门,羊皮卷里裹着的大宛马鬃还沾着葱岭风雪。
孙嬬出现在蟠龙柱后的身影带着血腥气,袁术的首级在她指尖晃荡。发间梅纹玉簪突然断裂,半枚玉佩坠地的脆响竟与九鼎轰鸣共鸣。刘协伸手接住坠落的玉簪尖,鲜血顺着掌纹滴入豫州方位的星图,那血珠沿着黄河模型的沟壑蜿蜒,最终在入海口凝成朱砂色的"景元"二字。
当夜南宫地底传来的锻铁声惊醒了护城河底的鱼群。墨家弟子在浑天仪旁架起的新式高炉里,熔化的铜汁正注入刻着年号的陶范。贾诩望着冲天火光,忽然想起药炉里凝成的冰晶——此刻在天子手中,那些冰晶正被碾成改良火药的硝石粉。孙嬬默立在阴影里,看着刘协将第一枚景元通宝抛向沙盘,铜钱在寿春残址上旋转的轨迹,恰似当年越侯府地窖中滚落的金珠。
黎明前的黑暗中,甘宁的楼船正驶向长江入海口。底舱渗出的黑油不知何时已凝固成膏,水鬼用火折子试探时,幽蓝火焰瞬间吞没了整片江面。望着顺流而下的火龙,甘宁突然狂笑出声——他终于明白天子所说的"沾血之刃"是何意。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船头瞭望塔上的铜镜突然折射出七彩虹光,那光斑落处正是彭蠡泽溶洞的方位。
许昌城外的田垄间,王五把挖出的铜钱串成项链挂在孙儿颈间。童子军们传唱的《劝农谣》已换了新词:"三月播新种,四海无饥荒..."稚嫩的歌声随风飘向洛阳,穿过南宫正在闭合的密室石门。刘协最后看了眼沙盘上徐徐升起的日不落疆域,将染血的朱砂笔轻轻搁在浑天仪底座。那里刻着行新添的小篆:"日月所照,皆为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