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人身伤害赔偿 (第2/2页)
“呀呀个呸的,道爷我还怕了你不成?!”吴老道也气急败坏的跳了起来,踉踉跄跄的摆了个白鹤亮翅的起手式,但因食物中毒吐得太多明显脚步虚浮。
“嘿~小爷我也不是吃素的——”杨少怀双手一轮,就是一套大开大合的起手式。这第八套广播体操加军体拳的旷世神功,杨少怀可是记得很熟的。
两人摆好架势在风中静默了一分钟,那意思都是:你有本事过来呀~
终究还是吴老道的白鹤亮翅因为单脚站不能持久,仰天长叹道:“唉。。。罢了罢了,我说带你回道观引做代拉师弟也不是诳你。”说完就从脏兮兮的内襟里郑重的取出了一本书和一枚丹药。
杨少怀的视线一下就被这枚丹药吸引住了。作为各类历史图书、影视作品、小说动漫熏陶过的人来说,不可能不知道炼丹这一古代帝王的最大爱好。
丹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曾提到燕国的炼丹士。但历史上凡是喜欢嗑丹药的帝王,几乎全部短命。
东晋晋哀帝司马丕喜好黄老之术,年纪轻轻就开始服用所谓的“仙丹”,活了仅仅25岁。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喜食丹药,年仅39岁。
而在道教大行其道的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服用“仙丹”或性情大变,或直接被丹药毒死的比比皆是。
到了明代,朱家人还是喜欢嗑丹药,明光宗朱常洛刚当上皇帝就因丹药而死。
清朝雍正帝,后世研究他服用丹药也是死因之一。因为丹药他还写过一首《烧丹》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
更别说魏晋那些喜欢寒食散的一大堆皇亲贵胄,没几个长寿的。
而所谓的丹药包含很多有毒的重金属,大量服用对人体毫无益处,但在长生的诱惑下,怕死的帝王们仍如飞蛾扑火般的去嗑丹药。
比如魏晋时期在上层阶级中大行其道的寒食散,主要成分是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
炼丹宗师给出的方子中主要成分是丹砂、曾青、雄黄、白矾、慈石,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丹砂就是朱砂,汞的化合物,这东西也成了后来炼丹的主要成分,毒性非常大。
所以炼丹一说,在那个世界简直就是慢性毒药炼制法。
但这里是哪儿?杨少怀可真切的知道这儿真的有修仙之术啊!金丹!不就是真正的登阶之梯吗?
吴老道手心里的圆形丹药,只有拇指指甲盖大小,远处竟然真的呈现暗暗的金色,但走近了可以看到上面似乎微微有着光华流转,仿若孕育着无尽的生命力。
它的表面好像有着微小的纹路,宛如星辰点点,又好似萤火之辉,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古老的秘语,就和小到看不清的呼吸灯似的。
仔细看去,上面这些好似纹路并不杂乱,而是有序的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无比的玄奥。
杨少怀郑重的双手接过来,触碰之下,感觉这枚金丹的质地非常细腻,仿佛是由最纯净的黄金铸造而成,虽然体积很小,但却有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而且杨少怀感觉在金丹的内部,仿佛还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缓缓流动,那是一种超越了物质的力量,是种生命的律动。将金丹拿在手中时,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暖流从金丹上传来,就好像它是一个活着的生物,有着自己的意识和情感。
这东西绝非凡物!杨少怀按捺住了心潮澎湃的心情,又向吴老道另一只手上的薄册看去。
“金光咒?”杨少怀依稀辨认出了小册子封面上的字。
不得不说汉字真的是最适合传承的文字。由于汉字字形本身大体稳定,所代表的字义变化不大,所以不管多久的文献或字体,现代人也能大体看懂,更何况是周易的业余爱好者杨少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