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翰林诗会 (第2/2页)
“除非...”
陆文君话说到一半却戛然而止。
杨安忍不住追问道:“除非什么?”
“除非,三日后的翰林诗会上,我们大夏能以绝对性的优势战胜大楚,皇帝龙颜大悦,我就能借机带你出宫。”
说完,陆文君却两手一摊,无奈道:“不过这种可能也就想想,我大夏已经连续三年被大楚文坛碾压了!”
大夏朝原本也是盛世王朝,但如今却早已衰落。
反而是周围原本弱小的楚国在接连出了多位雄主的情况下,国力已经反超大夏。
这一年一届的翰林诗会,就是楚国打着文化交流的借口来打压大夏,好让大夏读书人都去投奔他大楚。
如此恶性循坏之下,只怕大夏会被大楚所吞并。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说?害得我还以为这辈子都出不去皇宫了!”杨安猛地一拍大腿,激动道。
陆文君柳眉倒竖:“你能不能拍你自己的大腿?很疼的!”
“而且你是真傻还是假傻?竟然觉得这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这三年来的翰林诗会我大夏可谓是被大楚彻底碾压,惨淡收场。”
“赢得翰林诗会?靠谁赢?你一个狗奴才?”
陆文君毫不客气的挤兑杨安。
“不好意思,这个我还真会!”
当然,他自己是写不出来什么诗,但他可以借用古代伟大诗人的诗来用一用!
反正这里和自己前世的历史又不一样。
“你?呵呵,那你现在就作首诗来听听,别到时候是去丢人现眼。”
“现在?”
“怎么?这还没作诗就露陷了?”
“作就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杨安张口就来。
陆文君却已经是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这首诗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甚至可以说是通篇大白话,但也难以掩盖这是一首好诗的事实。
“怎么样?服不服?”
陆文君看见杨安这得意的样子就来气,梗着脖子说道:“谁知道你是不是就只有这一首?只有一首有什么用?又赢不下翰林诗会。”
行,算你嘴硬!
希望接下来你还能继续嘴硬下去。
杨安站起身,穿好衣服,一身太监服,硬生生给他穿出了一丝儒生青衫的味道。
听见杨安摇头晃脑的缓缓朗诵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陆文君依旧嘴硬道:“这肯定是你不知道从哪抄的,你才多大?怎么可能写出如此细腻的思乡之情?”
但就连她自己都没发现,她的语气已经不像第一次那么坚定。
杨安没有理会陆文君的死鸭子嘴硬,又是一首诗词脱口而出: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寥寥二十字,没有任何华丽辞藻。
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让陆文君仿佛身临其境,也想试试这诗中的把酒对饮。
“就这三首,够不够好?”
陆文君终于是嘴硬不起来了,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好!”
“这三首诗,即便是在往年的翰林诗会,也能赢得满堂喝彩!”
“你原来不是在吹牛,竟是真的会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