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要你做我的扬州太守 (第1/2页)
在周瑜的提醒下,二人对视一眼,丢掉手中的断刀,一拱手:“望先生赎罪。”
只不过,他们却是看着陈风说的,语气之中的敬重更明显了几分。
“不碍事、不碍事。”几乎要吓得丢掉魂儿的刘晔也只好连连摆手,既惊讶、又庆幸眼前十六岁的少年竟能威慑住三位久经沙场的将军。
见有士兵进来抓住黄盖,周瑜又起身向替黄盖求情:“主公,黄老将军一心为公,绝无私心,只是性子直了点,不如权且记下这顿棍棒,待征刘繇时使其戴罪立功,如何?”
一旁的刘晔心下合计,若此时黄盖被打军棍,这笔账还是要记在自己身上。
更何况,这周瑜乃是江东名门望族,是陈风征江东必须倚重的人物,他的话陈风必听,自己何不做个顺水人情,也替黄盖求情?
于是同样躬身道:“伯、伯符,公瑾之言合情合理,黄将军公忠体直,在下十分钦佩,若我在其位,也定会如此进言献策,还望伯符饶了黄将军这次吧。”
陈风虚扶周瑜、刘晔,凛声说道:“令出如山,法不容情,治军之道,不外乎此。公瑾、子扬兄,非是我驳二位的面子,将者当为三军榜样,违纪立罚,若我哪日做错了,便是打我又何妨!”
“拉下去,重打三十军棍!”
“是!!”
这时,刘晔看向陈风的眼光再次一变。
若说刚开始只是觉得陈风的气质有些微妙的变化,被救时多了几分感激,那么现在,他真切感觉到了,眼前这十六岁的少年,必定未来可期!
甚至,他有了立刻跪下将其拜为主公的想法。
“可惜昔日与伯符来往较少,不知道他竟如此贤明……”
不知不觉间,他看向陈风的眼神中,充满了光。
一旁的周瑜敏锐察觉到了刘晔的心理变化,他看了看陈风,顿时知道为何要演这出苦肉计。
原来,陈风竟不仅要袁术的钱粮兵马,甚至想连他手下的第一谋士刘晔,也给收服了。
于是他眼珠一转,说道:“在下周瑜字公瑾,久闻刘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才德兼备、学识匪浅,幸会。”
“江东周公瑾之名,吾亦如雷贯耳,只是今日方才得见。”
“子扬兄,恕我直言,袁术志大才疏、勇而无断,非治乱之主,以先生大才,何必屈身于彼?不若就此留下,与我等一起收服江东、进图天下,先生之才方有用武之地。”
听闻此言,刘晔默然半晌。
这句话着实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在寿春待久了,他才逐渐了解袁术的品行才华,的确难成大事。
“唉,”刘晔长叹一声,“吾怎不知此,奈何知遇之恩,不得不报,公瑾……莫要再提。”
这时,门外传来黄盖受军棍的声音,刘晔看向陈风,又是幽幽一叹,随后说道:“伯符,虽然你说的兵粮数量已经减半,但对于寿春方面而言,亦非易事,恐怕……难以成行。”
陈风却胸有成竹地说道:“我与先生打个赌如何?”
“哦?怎么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