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研讨会,振奋的科学家们 (第1/2页)
下午。
小张已经把叶华所需要的PPT准备好,今天的这场研讨会可以说是卡伦·艾森伯格等人期待已久的了,而在此之前的数日里他就已经拉了一大批的物理学教授先一步讨论。
卡伦也把奥伦·德雷克拉一块让他帮忙进行了冷冻电镜实验,完全按照叶华的《静滞场论》去做,里面涉及到了结构生物学的课题,而且生物实验室已经部分投入应用,可以做实验了。
任何理论都需要经得起实验的考验,否则就是毫无意义的假说,也仅限于假说而已。
让他们振奋的是,这一部分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完全吻合,这无疑让一大帮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为之兴奋。
到了下午16时许,卡伦·艾森伯格及其一众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等四五十人汇聚在一间较大的会议室,他们早早的就已经到来了,并且热火朝天的在交流。
叶华其实更多的是主导学术上的东西,其他的事物都交给庞德以及宋十方在抓。
他一来到会议室,研讨会正式进行,不拖泥带水。
来到自己的席位上入座,叶华调出了全息辅助系统,主浮空屏幕上列出了一个方程,在场的学者都已经读过叶华的论文,一眼便知道这是静滞量场方程。
组织好语言旋即说道:“理论上,当温度达到0K,原子就会停止运动。我认为冬眠生物存在一种类似缓速粒子的物质,我给它定义为——静滞量子。而采集它的方式是通过一种「虚传场发生器」以发射高度浓缩的质能,不过虚传发生器的建造条件需要在超低温环境下进行,因此也可以交低温冷冻舱,不过我叫它「静滞舱」,怎么叫不重要,能否走完那‘最后一公里’才是最重要的。”
卡伦·艾森伯格一听内心微振,叶华一上来就说了论文里面没有的要点,果然,想要接触真理只能来海岸线大学,与之面对面研讨。
所谓业内的“最后一公里”这个说法,其实就是人体冬眠之后的“唤醒”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由于人体内大部分由水构成,而这涉及到一个常识问题,水在低温情况下会结冰,体积会增加,从而撑破细胞。
这个问题不解决,强行进行“唤醒”实验会直接导致生命体陷入不可逆的破坏性死亡。
叶华:“相信诸位学者已经看过我的论文,可能有些复杂……”
卡伦·艾森伯格忍不住吐槽:“何止复杂……”
叶华与其他与会者不由得笑了笑,接道:“其中论文在描述「静滞量场」效应时提及了著名的「杨-米尔斯规范场」,不论是「静滞量场」还是「杨-米尔斯规范场」,都是非线性的,这点其实跟「爱因斯坦场方程」一样,都是非线性偏微方程。”
这些对于在场的学者们而言都是不陌生的了,杨正宁和米尔斯在1954年的贡献便是引申了规范场而用之于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了将强力和弱力统一的想法,不过从对称为出发点的看法则是由德国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外尔提出来的。
而爱因斯坦在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把引力与时空几何联系在一起,也是脑洞大开,而他和当时的许多物理学家都想把电磁场几何化,因而进一步把引力场和电磁场统一在了一起。
叶华身边的浮空面板点触了几下,然后将之甩在了主浮空屏上,在众人望着屏幕时说:
“所谓的「静滞量子」也需要引进相位变换的概念,产生规范场的存在,从对称观点触发,立足于规范不变,规范场便很自然的出现了,这是数学模型,以及详细的推导过程。”
说着便再次甩了一页满屏公式的界面覆盖了主屏幕,他在发表的论文上可没有写这么详细和解说,一众学者默默不语,叶华喝了口水接着道:
“如果在任何时空点,我们容许相位变换是遵循对称性的变换,那这些无数不同时空点的相位变换就必须联系在一起,这项工作必须由场来执行,这里也有数学模型予以描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