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7章君臣,父子 (第1/2页)
在西线无战事的短暂停顿之中,按道理来说,山东应该加紧修复,着实准备,以迎接骠骑大将军随时可能出现的雷霆一击,但是实际上在这个短暂的停歇环节,山东子弟却在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倒曹活动。
这几乎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了……
团结?
团结在自己身边,可以。
团结在别人身边,那就要看给的报酬多寡了。
在当下,谁要是无偿的奉献,免费的支持,多半都会被人认为是傻子,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谁都不想当傻子。
比如崔琰,当然不是傻子。
官职到了崔琰这般的级别,已经算是升无可升了。
再继续往上,就是进入朝堂的中枢系统,而这种机会,显然豫州派是不会给的。
在古代官场之中对于这些制定规则的人,多半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
任人唯亲?
不唯亲,难道还任命一个天天和自己作对的不成?
那不是给自己添堵么?
所以一旦封建朝廷上出现大量的言论,表示要『执行力』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现任人唯亲的时候!
只有『唯亲』了,才会出现不管上面的命令多离谱,也依旧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一口气执行到位!
崔琰显然不是豫州派的『唯亲』,所以到了他这个位置,就很难再升上去了。
这些日子,崔琰一反常态的经常进宫,出现在刘协面前。其实自从崔琰升到了一州刺史之后,他就很少见刘协了,也没有如此的殷勤过。
刘协见到崔琰如此,也不会当朝就驳了崔琰的颜面,也是配合起来,时不时下令召崔琰前来面奏,询问各地情况,地方风土。
刘协对于臣子的这种反复,其实容忍度还是很高的。毕竟他的这个天子,实在是没有什么架子可以拿。总的来说,如果抛开天子这个身份,刘协为人还是不错。历史上刘协退位之后,也没有自怨自艾,还放下身段学医去给百姓看病,比起历史上其他被罢免,或是被夺位的那些天子,刘协都是要好上不少的,只是可惜的是,刘协是等到了被夺了皇位之后,才意识到百姓的重要……
这几天来,刘协每天都很忙。
除了原本天子应该准备的每年冬天的祭祀活动,以及筹备开春的农桑之事外,刘协还要抽出时间来会见大臣,商谈国事。虽然大多数的国事都轮不到刘协来做主,但是至少要摆一个这样的态度出来。
崔琰的有意靠近,无疑是让刘协觉得脸上有光的一件事情。
之前刘协只能找到崔琰等人的儿孙辈,现在怎么说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其实对于刘协来说,他也知道朝堂之中,朋党的现象非常严重。
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抱团,这是人类组建国家,建立社会的基础,即便是某几个,或是某些人没有抱团的意识,没有朋党,或者等级的概念,但是他们依旧会下意识的聚集在一起。
一个公司里面,有新来的,有老资格。
一个村子里面,有本地的,有外地人。
等级,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并不是一定要有自我的等级意识,才能叫做等级。
正常来说,具有不同身份,不同地位、财富等,不同意识形态的多个社会性群体,就可以称之有等级了,而不需要某些人在某个等级当中提炼出某些精神,抑或是做出什么有指令性的约束条约,才能称之等级。
同时,大多数情况下,等级和等级之间,往往会形成压迫,对立,以及利益上的侵占。
比如老人想要让新人多点干活……
当下大汉的朝野之中,冀州和豫州,朝堂士族高官和地方具备经济和人口实力但是没有政治实权的豪强等等,都是相互对立的。而关中的斐潜和山东的曹操,只是这些对立面,矛盾集合体的代言人而已。
矛盾,永远都不是孤独存在,单一留存的。
就像是现在,对于刘协和崔琰来说,他们共同的对立面,就是曹操。
曹操当下虽然进攻关中失利,可是曹操在朝野之中,依旧根基深厚,尤其是曹操手中依旧保留着一定的军事实力,以及在颍川周边的屯田兵,在许县之中还有任峻掌兵……
所以真要是逼迫到让曹操狗急跳墙,显然是不符合刘协等人期盼的,他们更多的希望通过协商,让曹操度让出一部分的利益来。
刘协认为,大汉需要平衡。
外戚,宦官,清流,是一种平衡。
冀州,豫州,关中,也是一种平衡。
如今曹操元气大伤,关中又是已经崛起,中间河洛一带又不能算是比较合适的缓冲地带。整体上来说,集合冀州豫州,甚至是其他各州之力,对抗日益强大的关中,无疑是最佳的平衡策略。
可问题是任何事情,一旦牵扯到了朋党,就有些麻烦了。
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平衡好,事前商量妥当,否则就算是强制执行,也会被拖后腿,最后什么都办不了。
所以现在刘协觉得是可以让曹操坐下来谈的一个绝佳的机会。
崔琰也是这么认为的。
对于刘协和崔琰来说,曹操并不算是多么差。
曹操在经学上面的造诣不差,文采诗歌不错,军事武韬也很出众,对待下属臣子也谈不上多么凶残无礼,整体上来说可以算是六边形战士,但是问题在于曹操控制欲太强,疑心太重!
之前还有颍川给曹操提供钱财人物,也算是可以支撑曹操的政治集团运作,可是如今一场大战之后,颍川想要继续提供,或是弥补这方面的亏虚,自然就比较困难了。而且曹操之前举着天子作为大旗,也维持了他统治中原的合理性,现在自然也出了问题。
随着曹操的权柄越来越重,刘协也越发的觉得不安,想要以新的平衡来替代曹操,但刘协也清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更大的动荡。
幸好的是,骠骑没有继续进攻。
可怕的是,骠骑没有继续进攻……
聪明的人已经意识到,如今大汉朝堂,中原地区的行政体制已经谈不上什么秩序和优良了,整个郡县的管理架构简直就是一团浆糊。
在刘协没坐上皇位之前,朝堂制度就是近乎于瘫痪,直至现在也没好多少。
这些聪明人知道,想要做好事情,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掌权者,但是问题也在这里,所有聪明人都希望自己是那个掌权者!
刘协也想要做这个掌权者,他想要理清这样宛如乱麻一般的矛盾体系,却不知道应该从何处着手。
削减曹操的权柄,让出一部分利益给冀州派系,是刘协现阶段琢磨出来的一个不错的平衡策略,也是重新理顺上下层级,让自己这个天子更有权重的一个关键,但是这样的举措,也是非常的危险,稍有不慎,必定是引发一场大乱!
到时候就算是骠骑军不打过来,中原恐怕也是四分五裂!
从进军关中失利开始,直至太兴九年这个冬天,刘协就没过几天的舒心日子,想着就是天下局势究竟会走向何方……
但是随着刘协越是了解大汉这个烂摊子,便是越是觉得心冷。
没钱粮。
各地赋税收不上来,不管是想要组建兵卒,还是维护秩序,都是问题,就算是类似荀运那样的自备干粮,也不是长久之计。
大汉的朝廷运作,早在孝灵帝时期就已经开始透支了,不断的负债导致各地上计就是一个笑话,就算是刘协真的派出什么收取赋税的天使,到各地去收取钱粮,各地也多半两手一摊,表示早就已经是寅支卯粮了,仓廪空空,什么都没有。
没钱粮,就没人。
这是很直白的问题。
早几年,刘协还会觉得自己是天子,只要一杆大旗摇晃几下,便是天下义士云集而至,左口袋掏点到右口袋,就可以凭空生出给几千几万人吃喝嚼用的粮草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