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阁议 (第2/2页)
马自强看李幼滋很不顺眼,不止是因为李幼滋带头支持张居正“夺情”,还因为此时都是尚书,就他一个掌部侍郎。
“善贷,今日相召,不知道是有何事要说?”
很快,马自强就开口问道。
“不急,人还没到齐。”
魏广德含笑答道,“稍等片刻,等人齐了一起说。”
“也好。”
马自强点点头,当即也不说话了,伸手端起刚送上的茶水就喝了一口。
放下茶水,马自强的动作不停,伸手又从袖中摸出一个小巧的瓷壶。
马自强动作娴熟的打开瓷瓶,从中倒出一点粉末在手掌虎口处,拇指和食指夹紧慢慢放到鼻子下,然后吸了一口。
“啊切.”
马自强一个喷嚏打出,顿时觉得浑身舒爽了许多。
“乾庵公这鼻烟壶不错啊,让我瞅瞅。”
一旁的江治乐呵呵说道。
马自强把手里鼻烟壶递过去笑道:“舜卿要不也来试试,这是朋友送的龙涎香味的,吸着很舒服。”
“难怪这么香。”
江治凑趣道,也是吸了一口,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才叫着“爽快”。
马自强乐呵呵看完,又对着魏广德说道:“善贷,子维,要不要也试试?”
魏广德含笑摆摆手说道:“我那里也有这个,不过吸了两次,觉得没你们说的那么好,还是算了。”
张四维也是摆手拒绝。
这会儿,江治把鼻烟壶还给马自强,又摸出自己身上的笑道:“我这个是象牙的,薄荷味,乾庵公要不要试试?”
鼻烟虽然传入国内才几年时间,但是此时已经风靡大明,特别是上层权利阶级,许多勋贵和官员都喜欢这东西。
而盛放鼻烟的鼻烟壶,也成为权贵们互赠的礼物之一。
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
而且,因为佛郎机人从国内大量订购此物,飘洋过海带出国门,在海外也有了很大的名气。
毕竟都是精品,小老百姓可玩不起。
魏广德府里也有象牙和玉石做的鼻烟壶,还有许多不同的味道的鼻烟,不过他是真没兴趣玩这个。
之所以如此快风靡,还是拜隆庆皇帝所赐。
好吧,皇帝也吸这东西,直接带动京城的勋贵纷纷效仿,然后就是互相攀比,可不就出了不少精品。
“这东西,貌似也可以纳入清单里。”
魏广德看着江治他们把玩的鼻烟壶,忽然对身旁的张四维说道。
张四维微微点头,随后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善贷,到时候我那边还有些家乡特产,能不能.”
“好说,到时候按品级,一品一条船,二品半条船”
魏广德也用很小的声音答道。
张四维当即面色含笑,微微点头。
很快,六部九卿全部到齐,谭纶来的稍晚些,他那边还没把兵部清查的情况报上来。
但是魏广德也不等了,反正大明其实有船,只不过船都在海商手里。
朝廷要征用,哪里需要征得他们的同意。
何况,年底出海,其实对他们来说损失不大,那个时节本就不是他们出海的时候。
只是可能会耽误他们明年的出海日期,也就是推迟一两个月而已。
都不是大事儿。
“好了,既然大家都来了,我就说说这次召大家来的原因。”
魏广德开口说道。
他一发声,屋里所有人都把视线转移到他身上。
于是,魏广德就把刚发现不久,皇帝大婚年龄偏小的事儿说了下。
礼部尚书马自强听到魏广德的话,脸色立马就变了。
是的,为万历皇帝选后的事儿一直都是礼部在操持,可没想到关键地方出了纰漏,忘记陛下年龄的事儿。
虽然皇帝的事儿,不可以被《大明律》约束,但现在魏广德提到此事,显然从内阁到宫里,也都认为皇帝大婚年龄是偏小了。
接下来的话,自然就是为此做出的应对。
于是,屋里几人都打起精神,想要看看魏广德做为暂时的内阁首辅,会选择怎么做。
果然,接下来,魏广德话题一转,不继续说皇帝大婚的事儿,而是说起下西洋来。
实际上在明朝,下西洋并不被看做是多大的事儿,除了一些官员知道外,民间根本就没几个人了解。
“自宣德五年,内官监太监郑和第七次远航西洋,距今已经百五十年,我大明的水师再未涉足西洋,和西洋藩国的联系,也仅限为数不多的朝贡.”
魏广德说起大明的朝贡贸易,下面众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其实也就是这些国家派人带着大明赐下的勘合前来做生意,哪里还是为了朝贡。
“官方联系断了百余年,我觉得也该重新续上了,所以向陛下奏议,借着皇帝陛下大婚,派水师远航西洋诸国,邀请其国主来我大明参加此盛事,即宣扬国威,也恭贺陛下大婚之礼。”
魏广德说到这里,下面几个人其实都明白过来,特别是户部李幼滋和兵部谭纶。
魏广德让户部整理商品,自然就是为了这次远航西洋做物资准备。
而户部那边,则是挑拨海船。
下西洋,自然需要大船。
不过此时屋里所有人也都联系到先前魏广德说,知道下西洋主要原因是为了给皇帝大婚拖时间,拖到皇帝适龄。
此时屋里,除了马自强因为礼部办差出了纰漏脸色有些不好看外,其他人的眼睛都盯向了代表户部前来的李幼滋身上。
下西洋,大规模朝贡,最该出声反对的其实是户部,这要户部往外掏银子。
而其他衙门,倒是影响不大。
不过让他们有些失望,李幼滋并没有出声反对,而是迟疑片刻后,依旧是默不作声。
其实他们不知道,此时李幼滋内心很是挣扎。
下西洋,邀请西洋诸国前来参加皇帝大婚典礼,这样的活动户部要准备多少银子?
可是,此事是次辅魏广德提议,首辅还给自己纸条,要全力配合,自己还怎么能反对?
他不说话,可有人为他着急,这个人就是吏部尚书王国光。
他从户部改迁吏部不久,自然知道户部现在的情况。
虽然财政略有好转,但也没到可以大肆挥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