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迷雾小说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亲事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亲事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亲事 (第1/2页)

唐清安的计划就是收复复州,盖州。
  
  如今因为刘兴祚对蛮族致命一击,不但顺利达成了目的,还让老奴断后大军形成了溃败。
  
  这五万大军都是蛮族的精锐。
  
  光俘虏人数就高达万余兵,伤亡的蛮兵至今还没有清点完,至少随着清河流入大海的浮尸就无法统计。
  
  目前根据各处汇报,已经高达万余人。
  
  蛮族这五万兵,最多也就逃回两万余兵。
  
  还有不可计数的盔甲,武器,马匹,各项物资等等。
  
  如果不是刘兴祚的作用。
  
  以老奴的威望和能力,哪怕撤退也能带回大部分的蛮军,而且也不会导致蛮军士气大败。
  
  而现在的金江军,除了第一天伤亡了数千兵,第二日并没有多大的伤亡。
  
  哪怕打溃七千五百镶蓝旗的旗兵,也没有费多大的力气。
  
  如今金江军士气如虹。
  
  唐清安在营口严阵以待。
  
  营口到海州才百里。
  
  皇台吉收到代善的求援信,带领骑兵一日赶至海州城,不顾军士疲累,亲自去见父汗。
  
  得知大汗昏迷的消息,一脸的不可置信。
  
  一路上他就惊疑不定,以父汗的威望,如何会让大军沦为溃败的局势?
  
  就算父汗无法取胜,也没道理溃败。
  
  以父汗的威望,加以蛮军的精锐,哪怕受挫撤退,也不当有如此狼狈!
  
  终于得知了原委,皇台吉即愤怒,又感到不服,特别是那刘兴祚。
  
  此人和代善关系深厚,而皇台吉同样信任此人。
  
  却没想到此人会如此行事,如果被自己捉到他,一定要让他生不如死。
  
  虽然心里不岔,皇台吉仍然一脸的冷静。
  
  他有十一万大军,除了留守的军士,撤回来的有九万大军,而海州还有三万大军。
  
  也就是说仍然还有十二万兵。
  
  论精兵数量仍高于金江军。
  
  还能战。
  
  他这般想着。
  
  当老奴一日未醒,两日未醒,三日未醒,蛮族上下都慌了。
  
  皇台吉终于开始换了一个思路。
  
  悄悄的考虑起来,父汗如果醒不过来,那么他该怎么办。
  
  父汗虽然钟意自己,平时的举动看上去彷佛是要传位于自己,可是并没有明言。
  
  皇台吉看向了代善。
  
  代善感受到了皇台吉的视线,也冷冷的看向他。
  
  见状,皇台吉内心不定了。
  
  代善领两红旗,只旗兵就有近一万五千人,旗下蛮丁数万。
  
  而和自己交好的阿敏,整整一部镶蓝旗,七千五百兵溃败在了榆林,截止今日,逃回来的才数百人。
  
  正蓝旗,正白旗都没有资格插手汗位,所以关键就是父汗的两黄旗。
  
  自己只有镶白旗。
  
  但是自己这回攻打北镇中,父皇把两黄旗交给了他统领。
  
  只要笼络住这两黄旗,皇台吉就不惧于代善。
  
  皇台吉想到了此点,代善也想到了此点。
  
  不过两人一则畏惧父汗的威望,二则担忧目前的形势,因此行事都比较克制。
  
  十余万大军驻守海州。
  
  需要后方源源不断的运送物资。
  
  皇台吉不在提议攻打金江军,代善也不愿意再攻打金江军。
  
  一则皇台吉虽然带回来九万军,可是作战小半年了,到底士兵疲惫,没有了锐气。
  
  而海州的三万兵,受到前番大败,士气低下。
  
  金江军又抢占了有利的地形,易守难攻,更又有火炮之利。
  
  不论皇台吉还是代善,都不是短视之人。
  
  因此没有浪战。
  
  而当赫图阿拉已经下雪的消息传来,两人终于决定撤军回沉阳。
  
  不久后的辽左北部大雪一下。
  
  万事皆休。
  
  可是谁来守海州。
  
  皇台吉是不会出头的,代善也不会出头。
  
  莽古尔岱站了出来。
  
  他领正蓝旗,以及各部余部,合计两万兵守海州。
  
  海州到辽阳不足两百里。
  
  大军可五日抵达,急行军两三日即可抵达。
  
  而且海州还有塔山铺等卫城可以拖延金江军,因此众人商议一番,认可了这个军略。
  
  如此这般。
  
  义州驻兵八千人,北镇驻兵一万余人,海州驻兵两万余人。
  
  剩余八万大军,以及原来各地守军万余兵,皆趁着冬日里散去屯落修整。
  
  撤军不是这么好撤的。
  
  既要探查营口金江军军情,又要安排哪一部先撤,哪一部留守云云。
  
  总之。
  
  而唐清安也不敢继续进攻。
  
  他这番大胜。
  
  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例如陈策世叔,早就告知自己,汉军第一将刘兴祚有反正之意,如果此人能阵前反正。
  
  那么将会对蛮族造成致命一击。
  
  只是他悲痛不已。
  
  根据谢友成所传,陈策世叔被汉奸出卖。
  
  因此谢友成和刘兴祚失去了联络。
  
  对于他到底还会不会阵前反正,唐清安心里没底,因此没有把他算上。
  
  到底还是民心所向。
  
  辽民的惨状,正如史书所言,哪怕是投降蛮族的汉将,不少人都起了反正之心。
  
  只不过朝廷无力接济,形不成内外合击,导致这些心中有反正之意的汉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