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迷雾小说 > 天唐锦绣 > 第八百一十章 御驾亲征

第八百一十章 御驾亲征

第八百一十章 御驾亲征 (第1/2页)

长安。
  
  关中的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连续多日天色晦暗,雨水绵绵。
  
  祭天之时若是遇上雨雪,那是不详之征兆,但是大军出征却完全不必忌讳这些。而且春雨贵如油,初春之时遇上这等雨水,刚刚开化的土地被雨水浸润,小草都已经冒出草尖,春耕之时土地湿润气候适宜,正是一年好收成。
  
  三月初六,黄道吉日,李二陛下统御十余万兵马自长安出发,誓师东征。
  
  此行,李二陛下将长孙无忌、刘洎、褚遂良等人带在身边充当幕僚,大军浩浩荡荡,拔营跨过灞桥,向东挺进。
  
  太子李承乾、晋王李治、、李元景、萧瑀、房俊、李道宗、马周、柴哲威等人以及诸位皇室亲王,率领文武群臣来到灞桥之畔,汇合万余长安百姓,恭送李二陛下东征。
  
  半日之间,灞桥两头栽植的杨柳被折的光秃秃,无数枝条被百姓折下,送予自家出征的子弟手中。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若是适逢春日,则会将柳枝简单的制成吹笛,“呜呜”鸣响,响彻灞水。
  
  秦汉以降,关中每为征战之地,关中儿郎喋血江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洒遍了他们的鲜血,埋遍了他们的白骨。每一次征战,无论胜败,都意味着无数的关中儿郎一去不回,家中亲人便在灞桥桥头,挥泪送别。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如今大唐繁盛,唯有辽东一隅的高句丽未曾臣服,成为帝国隐患,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必将荡平寰宇、一统海内,则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这有可能是大唐立国之后的最后一战,却也代表着又将有无数的关中儿郎埋骨辽东,不得还乡。
  
  为国征战,男儿之本分也。
  
  骨血分离,亦是人性之怆然也。
  
  百姓们即希望家中儿郎能够建功立业,追随皇帝陛下一统寰宇,又希望儿郎能够安然归乡,尽孝膝前……
  
  ……
  
  李二陛下曾经无数次率军出关迎战强敌,也曾数次经历这等生离死别。灞桥两侧的哭号呜咽之声,伴随着流淌的灞水滔滔绵绵,一声声钻入二内,使得李二陛下前所未有的泛起一股悲怆苍凉之感。
  
  男儿之志涤荡四海,建功立业封妻荫子,这本没错。
  
  然而当家中男儿为了家国大业,为了一生前程,却埋骨在异域他乡,魂魄不得回归桑梓,又是何等的悲凉凄婉?
  
  生平头一次,坐在御辇之上的李二陛下感受到人生无常、生死难测,为了覆灭敌国之大敌,为了完成自己毕生之功业,将会有多少关中儿郎在他的麾下浴血奋战,最终埋骨辽东?
  
  当然,只是一瞬间的内疚与彷徨之后,李二陛下便立即坚定起来。
  
  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是敌国千年之安稳,帝皇毕生之霸业?太史公曾言“私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自己以及麾下之兵卒,固然是奔赴一场鲜血喷洒的战场,有无数的儿郎即将葬身战场,可正所谓家国天下,又有哪一天的安宁不是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
  
  只要死的有价值,死得其所,便是他李二陛下马革裹尸,又何尝不可?
  
  ……
  
  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越过灞桥,沿着骊山山脚下的官道缓缓向前,旌旗被雨水淋湿蔫哒哒的裹着旗杆,房俊回头对李承乾道:“陛下出征,命太子监国,此等任务非同小可,还请殿下立即颁布谕令吧。”
  
  李承乾便对马周道:“即刻起,京兆府下辖所有城池,全部恢复宵禁制度,夜间由巡街武侯以及京兆府衙役、巡捕搜索街巷,若有违反宵禁者,严惩不贷!另外,京兆府、左右屯卫抽调精干兵卒,组成‘联合执法队’,每日里巡视关中诸县,严禁斗殴、拐骗等不法事,一经发现,立即索拿,扭送相关衙门,一律法办!”
  
  “喏!”
  
  一众大臣纷纷躬身领命。
  
  非常之时,自然行非常之法。如今皇帝御驾亲征,关中兵力空虚,难保有些人会趁机搅风搅雨,关中务必在皇帝东征的这段时间内确保安定,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动荡,否则人心不稳,搞不好就要出大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