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迷雾小说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九百九六章 行万里路

第一千九百九六章 行万里路

第一千九百九六章 行万里路 (第1/2页)

“裴行俭,国之干城也!”
  
  李承乾忍不住赞叹一句,原本因为禄东赞与大食人暗通款曲而带来的担忧、焦虑,顿时一扫而空。
  
  密函之中,裴行俭历数了西域、河西所面临之危机,仿佛一场席卷整个西域乃至于陇右道的战争跃然眼前,数十万人席卷于战火之中,数万大唐精锐部队被敌人分割包围、步步蚕食……
  
  不过裴行俭临危不乱,一方面将安西大都护之权限尽数交托于薛仁贵,命其临时节制安西军以及西域诸部胡族,有敌来犯则予以迎头痛击,一方面亲自赶赴伏俟城会见禄东赞,与其重新达成协约。
  
  既无噶尔部落之背刺,去去大食军队何足道哉?
  
  须知就在几年前,房俊便曾在西域歼灭十余万大食军队,敌军丢下漫山遍野的尸体,辎重全部抛弃,数万人哭爹喊娘狼奔豕突,溃不成军的逃遁而去。
  
  薛仁贵纵然无房俊之才能,可预先准备之下固守西域并不算是难事。
  
  危机仍在,但问题不大。
  
  李勣迟疑一下,道:“陛下明鉴,虽然裴行俭处置妥当,薛仁贵才干卓著,可毕竟现在仍源源不断给予论钦陵补给,河西乃必经之地,不容许半分失误,否则前功尽弃,您看……是否让卢国公仍旧镇守河西一段时日?待到吐蕃局势明朗,再回京不迟。”
  
  其余几人也都颔首表示认可。
  
  都知道李勣打仗之所以常胜不败,便是因其稳重之性格,轻易不肯涉险,即便迫不得已出奇兵,也要绞尽脑汁给予各种补充,未虑胜、先虑败,时刻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按照裴行俭的处置,河西那边问题不大,可若是有程咬金率领左武卫坐镇,自是更加保险。
  
  当然,诸人心中也都明白陛下因何急于将程咬金召回,所以只表达对于李勣之赞同,却并未出声予以支持。
  
  一切,皆在陛下取舍。
  
  李承乾感受到了些许压力,身为帝国君王,每一个决定都要背负巨大责任。
  
  很多时候可以一言而决,但决定之后就得承担后果。
  
  即便是皇帝,也并非任何后果都能承担……
  
  一边是河西地区有可能来临的动荡,稍有闪失偌大疆土遭受兵灾,一边是皇权急于挣脱臣下所构建的牢笼,每过一日都犹如绞索勒住咽喉……如何取舍?
  
  沉吟良久,李承乾才缓缓道:“此前科举考试之后,众多士子纠集闹事,各部衙门尸位素餐,显然朝中局势并未如表面看上去那样平静,很是严峻,有些人贼心不死,妄图颠覆皇权啊!”
  
  说到此处,戛然而止。
  
  未能从陛下口中听闻调回程咬金之言,诸人心思复杂,但皆有失望。
  
  一方面希望程咬金回京巩固皇权,一方面又不愿承担河西有可能动荡而产生的责任……
  
  陛下还是一如既往,缺乏担当啊。
  
  此等缺点若是放在普通人身上并无大碍,可出现在君王身上,害处却有可能被极端放大。
  
  李勣瞥了房俊一眼,见这厮低眉垂眼充耳不闻的模样,便叹口气,开口道:“陛下所虑,很有道理,还是将卢国公调回来,加强关中防御确保局势稳定为要。”、
  
  总要有人承担这个责任的,房俊不肯,就只能是他。
  
  心底也郁闷,自己素来追求置身事外、不沾因果,可自从动了“建功立业”念头参与军制改革,便似乎一脚踩进了烂泥潭,麻烦缠身、处处被动。
  
  李承乾则松了口气,刚才那一刻他真的感受到几位大臣对他推卸责任的不满,似乎有那么一瞬间,这几位打算将他吊在这里不予理睬,任凭他这个皇帝颜面无存。
  
  对于李勣主动担责,自是无比欣慰,以往的一些隔阂都消散了许多……
  
  “那就让卢国公回京吧,实不相瞒,这位老臣资历深厚、性格鲁莽,动辄自持功高,不仅目无余子,便是朕也未必放在他眼内,万一其回京之过于急迫却不可得,搞不好当真在河西闹出一些风波来,适逢西域局势不稳,若是造成不可估量之后果,则悔之晚矣。”
  
  略显心虚的解释两句,言语之中甚至有几分指桑骂槐之意,便赶紧岔开话题,看向李元嘉问道:“听闻柴哲威回京了?”
  
  李元嘉心中一凛,他今日前来便是禀报柴哲威之事,毕竟一个犯下谋逆大罪、被流放数千里的罪臣无圣旨的情况返回长安,不算小事,若时候被御史台盯上进而弹劾,便极其被动了。
  
  若能主动上报,则可消弭隐患,毕竟柴哲威回京是李孝逸自作主张,无论如何,他这个宗正卿也只是担负领导责任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