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丁随地转·摊丁入亩 (第1/2页)
大宋·神宗时期
“绅衿将和谐对待佃户,佃户也不再拖欠田租。”
“这个出发点绝对是好的。”
王安石穿紫袍戴翅冠,持着笏板,对赵顼道:
“以往我们的变法或是只看上不看下,或是只看下不看上。”
“但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打通变法脉络。”
“一如人之行走皆靠双足,若缺了一足,走跑不便。”
“将主佃的关系以法律的形式申明权利与义务,禁止地主士绅非法虐待百姓,以功名约束对绅衿特权抑制。”
“割绅矜的肉,安百姓的心。”
赵顼将王安石从地方上又寻摸过来,当然是存了再次变法的心。
问题是……
“你真的要跟他们辩论一番?”
他不知王安石在想什么,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开大朝会。
王安石抬头直视皇帝,沉声道:
“张居正一朝大权在握,却依然举刀索刎对抗抵变之辈。”
“陛下以为为何?”
赵顼沉默了。
为何……自然是为了天下。
王安石又低头看向手中笏板。
“臣要看看……大宋士大夫……究竟还有没有救世图存之心。”
……
{唯一不美的就是,雍正没有对捐纳一事动手。}
{啥是捐纳?}
{捐纳,说白了就是买卖官职。它与科举、荫袭、保举同为清朝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以往士绅们仗着自己有功名在身,常把亲戚、宗族的田产挂在自己名下,不但自己可以免交钱粮,还让亲属和友朋得到实惠。}
{现在,功名成为朝廷与绅衿集团签订的协议,如有违反,功名就成了“罚金”}
{而反过来看,对于各级地方官员来说,也等于无形中地位提高了,士绅巴结或者作弊的成本增加,愈加敬重官员。}
{既然当官越来越香,狡猾的绅衿就瞄准另一条捷径——捐纳。}
……
炎汉·灵帝时期
刘宏一激灵!
跳起身指着天幕道:
“呐呐呐!他买卖官职啊!罚他!罚他!”
殿下众臣:……
你们还是有一些本质区别的。
几位聪明人看出了清朝皇帝的想法。
简而言之,就像兵法里的围三缺一一般。
皇帝只是想变法,没打算真把士绅们逼死。
您当初可不一样……
您是下死手且玩崩了。
……
{虽说清朝为了防止捐钱买官的人无真才实学,或者当官后肆意敛财,制定了各种严格的管理办法,将这些人与科举选拔的人才区别对待,但最终这种制度还是为人所诟病。}
{捐官的底线是吏部官不可以捐。}
{吏部是管官员的,不能捐官。}{礼部的官不能捐,礼部是管教育、管科举考试的,不能捐官。}
{尚书、侍郎、总督、巡抚、布政使这些官职也不能捐。}
{这种制度是饮鸩止渴,虽可以缓解一时的财政不足,但后患无穷。}
{而且捐官的在吏治上也最容易发生贪污腐败。}
{只能说雍正终究是封建王朝的君主,推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却不禁止捐纳,让脑洞大开的士绅巧妙地打了回旋球,成为躲过改革的隐形获利者。}
……
大明·弘治时期
朱佑樘微微合目。
若是让百姓没有饭吃,他们就会造反。
而逼迫士绅割一点肉,他们却不会铤而走险。
人一旦躺过幸福的温床,是绝对不肯轻易放弃的。
推行改革,是为了政权的稳固,而不是刻意将某个阶层推到对立面。
“雍正……好手段。”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脸上浮现一丝讽刺。
这种书生意气的话他见多了。
“永远能提出问题,但永远给不出解决办法。”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捐官并不是捐个官来当着好玩的,是一种投资,要获取尽可能多的回报。
官场就是钱场,当官发财是金科玉律。
你不让他们发财,他们也能不让你安稳。
……
天幕上。
依然是雷打不动的烛火。
依然是雷打不动的皇帝。
“哈……”
雍正握拳掩嘴打了哈欠,随后放下奏折,摘下眼镜,拿起手边的帕子擦了擦眼角。
他看了看桌边一摞的密折,转身下了暖床,活动活动胳膊,来回走了几步。
随后又坐回暖床,戴上眼镜,继续批复奏折。
……
【雍正自践祚以来,大刀阔斧地做了很多实事,但他总觉得前方有更重要的事在等着,日日时时都感觉到“为君难”。】
【新政不断推行,贵为天子的他,当然要考虑天下公正。】
【所谓“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天下百姓,哪个不希望得到皇家雨露滋润,可真正能让百姓感受到公平又何其难?】
【雍正自小饱读诗书坟典,知道百姓得到不公后的代价。】
【所以,在解决了纳粮问题后,雍正开始着手另一件关系天下百姓生计的大事——徭役。】
……
大汉·武帝时期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
“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刘彻长叹一口气。
这口气一吐,也彻底承认了雍正这位皇帝。
为何?
只因身为胡主,其行却为天下主。
至于其心……
刘彻摇了摇头。
不可捉摸之物又何必纠结呢。
“解决纳粮,又要解决差役……”
他一时都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想法。
只是想着,若是那明朝皇帝有他三分坚强决绝之意……
“唉……”
……
【清初,田赋和丁役是分开征收的。】
【丁役,时称“丁徭”,凡男子“年六十以上开除,十六岁以上添注,丁增而赋随之。有市民、乡民、富民、佃民、客民之分”,均称“民丁”。】
【民丁之外,尚有“军丁、屯丁、匠丁、灶丁、站丁、工土丁、渔户、寄庄丁、寄粮丁”等多种名称。】
【看起来分得很细,可实际操作中早已同“民丁”混合无异。】
【但既然有各种区别,就为逃避服丁役或者官员受贿提供了借口。】
【据《康熙大清会典》载,缴纳方法五花八门:有人分三六九等、随田派丁、丁从丁随,即使是一个县内,也是多种征收方法。】
【比如直隶,就有按牛、驴数量征收,有按村庄定额征收,也有按牌甲户口征收……征收标准杂乱无章。】
【唯有一点相同,即都征收银两,然后由政府用银子雇佣力役,总称为“丁役银”或“徭里银”,简称“丁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