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迷雾小说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527章 南下见闻(一)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527章 南下见闻(一)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527章 南下见闻(一) (第1/2页)

新任陕甘总督张诗卿正沿着蜿蜒的官道,缓缓向着长安进发。
  
  这一路上,他目睹了西北大地的荒芜与疮痍,心中既有对这片土地的悲悯,也有着为朝廷开疆拓土的壮志豪情。
  
  得到传令兵的提前通报后,长安的城门在阳光下缓缓敞开,城门口,韩奇、李信、袁绵侯、李补之等人早已等候多时。众人神色各异,却都带着几分对即将到来之人的敬重与期待。城楼上的旗帜随风猎猎作响,仿佛在宣告着一场重要的会面即将拉开帷幕。
  
  “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远处。只见一支整齐的队伍缓缓朝着城门走来,为首之人正是新任陕甘总督张诗卿。他身着官服,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队伍行至城门口,张诗卿翻身下马,大步向前。李信率先迎了上去,双手抱拳,恭敬说道:“张大人,一路辛苦了!长安百姓盼您许久,今日终得相见,实乃长安之幸!”
  
  张诗卿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还礼道:“李将军客气了,本官初来乍到,往后还得多仰仗诸位在西北的威望与经验。”
  
  韩奇、袁绵侯、李补之等人也纷纷上前,依次与张诗卿见礼,互相寒暄一番后,众人一同向城中走去。一路上,张诗卿不时打量着这座历经战火洗礼的城市,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抵达长安之时,城内还弥漫着战后的余烬气息。街边的店铺虽然已经开始重新营业,但百姓们的脸上依然带着几分惶恐与不安。张诗卿的到来,让这座城市稍稍有了些生气。然而,他此行却有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处理袁、李两部人马的后续事宜。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李信在府邸中为张诗卿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接待晚宴。府内灯火通明,酒香四溢,众人围坐一桌,推杯换盏,气氛看似融洽。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转到了正事上。李补之微微皱着眉头,率先开口道:“张大人,如今西北局势虽已渐趋稳定,但仍有一件棘手之事。我和袁将军两部剩余的人马,至今还未得到妥善遣散,他们心中满是不安,每日在城中游荡,这对长安的治安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袁绵侯也跟着叹了口气,说道:“是啊,这些兄弟们跟着我南征北战多年,如今面临遣散,大家都有些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我们也在想办法安抚,可效果甚微。”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脸上都露出了担忧之色。李信放下手中的酒杯,看向张诗卿,说道:“张大人,此事还望您能拿个主意。这些人虽然是降兵降将,但大多都是老实本分的汉子,若能妥善安置,也能为朝廷所用。”
  
  张诗卿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神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然后将杯子重重地放在桌上,不耐烦地说道:“一些降兵降将,还由得了他们?全部编入安西新军好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一时间,席间鸦雀无声。韩奇率先反应过来,犹豫着说道:“张大人,这安西新军可是朝廷寄予厚望的精锐之师,将这些降兵降将编入其中,会不会……”
  
  张诗卿摆了摆手,打断了韩奇的话,说道:“韩特使不必担忧。本官自然有自己的考量。安西新军日后要向西开拓,这些人在西北多年,熟悉当地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且久经沙场,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只要稍加训练,定能成为一支劲旅。而且,将他们编入新军,既能解决他们的安置问题,又能为朝廷增添一股力量,何乐而不为?”
  
  众人听了张诗卿的一番话,仔细思索后,都觉得颇有道理。李信点了点头,说道:“张大人高见!如此一来,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袁绵侯和李补之对视一眼,心中虽有些担忧,但也明白这或许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袁绵侯站起身来,对着张诗卿抱拳道:“张大人,若能将这些兄弟们编入安西新军,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还望大人能对他们多加关照,让他们能在新军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张诗卿笑着说道:“袁将军放心,本官既然做了这个决定,就一定会对他们负责到底。只要他们能为朝廷效力,朝廷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
  
  就这样,张诗卿的一句话,便决定了袁、李两部剩余人马的命运。晚宴继续进行,众人的心情却已与之前大不相同
  
  要知道,袁、李两部人马虽已投降,但尚未完全遣散回家。他们或聚在营房之中,或徘徊在街头巷尾,对于未来的去向充满了迷茫。有的士卒想着能带着更多遣散费回家,过几天安稳的日子;有的则希望能在本地找一份营生,远离这战火纷飞的生活。但张诗卿的到来,彻底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随着这道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袁、李两部剩余人马,就这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强行编入了安西新军。消息传来,营房内顿时炸开了锅。
  
  “这算怎么回事?我们原本想着能拿着遣散费回家,现在却又要被拉去打仗!”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士卒愤怒地喊道。
  
  “就是,连个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朝廷这是把我们当什么了?”另一个士卒也随声附和。
  
  然而,他们的抱怨和不满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在张诗卿的强硬手段下,这些人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毕竟张诗卿和李信、韩奇等人有所不同,他乃西宫皇后张诗韵的嫡亲兄弟,宫里头有人撑腰,即便闹出了什么乱子,他也能迅速平定下来,而不用担心受到太大影响。
  
  张诗卿甚至还公开放话说,他不怕袁、李两部剩余人马造反,他就怕袁、李两部剩余人马不敢造反,吓得众人浑身直打哆嗦,再也不敢大声抱怨了。
  
  袁绵侯和李补之在得知此事后,心中五味杂陈。他们一方面为自己的士卒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又对张诗卿的决定感到有些无奈。在给这些士卒宣讲最新政策时,他们看到好些士卒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样子,心中不禁有些好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