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迷雾小说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270章 首席谋臣荀彧

第270章 首席谋臣荀彧

第270章 首席谋臣荀彧 (第1/2页)

在后汉三国时期的士大夫中,有一位格外耀眼的谋士荀彧(XunYu)。
  
  荀彧富有韬略,深谋远虑,曾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不朽贡献,被曹操比作子房。
  
  但最后却引火烧身,忧愤而死,上演了一桩历史悲剧。
  
  荀彧之死,从根本上来讲,是其内心的矛盾所致。
  
  荀彧既希望曹操实现霸业,同时又对汉室具有难以割舍的情感,从而成了汉王朝的殉葬品。
  
  历史上的荀彧,是一个内心十分矛盾的士人,以汉臣自居,又是曹操谋士。
  
  按照荀彧的设想,当是尽心尽力辅佐曹操,借以匡扶汉室。
  
  也正因如此,荀彧此前才弃袁绍而去,改投更具希望的曹操。
  
  不过,随着曹操羽翼的丰满,汉献帝势必会越来越被架空,彻底沦为傀儡。
  
  而这一的局面,却又是荀彧最不想看到的。
  
  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势力不断膨胀后,也做出了不少僭越之事。
  
  荀彧的遭遇,令苏晨为之痛惜,如此才华横溢之人最终却不能善终。
  
  此刻,三国时期的众人心中好奇,纷纷猜测接下来是哪一位名士得以青史留名。
  
  “他是曹操摩下的首席谋臣,也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
  
  “他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战略方针,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出自他的计策。”
  
  “官渡之战中,他出谋划策,使曹操获得了此战的胜利,奠定了其统一我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也是中华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他处理朝政事务十数年,先后为曹操举荐了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他便是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
  
  刘备:我就知道会有荀彧,要是当初荀彧能够前来投奔我,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发生了。
  
  他对于荀彧没能来投奔自己,一直心有遗憾,错失了一个栋梁之材。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
  
  不管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还是迎奉天子,都足以说明荀彧的战略之强。
  
  在战术方面,荀彧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在政治方面,荀彧为曹操举荐了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的智谋可谓算无遗策,其深知曹操的本性。
  
  反对曹操加九锡,必然被曹操所不容,以至于招致祸患。
  
  但凡一个聪明的人都不会这么干,但荀彧偏偏这么干了。
  
  他心里非常清楚,荀彧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
  
  劝进曹操加九锡的议论之所以兴起,是因为刘氏宗庙社稷已然沦陷。
  
  这种悲痛时刻,但凡是良心未泯的人,都会感到悲痛万分。
  
  而荀彧显然是良心未泯之人,情不自禁,无法抑制自己内心良心的谴责。
  
  因此就算是死,荀彧也不能当做看不见曹操的行为。
  
  其实说起来,荀彧的过错,是委身曹操而为他多加谋划。
  
  荀彧也知道曹操有僭越的心思,而始终不愿附和,并且以忠义之说劝谏曹操。
  
  可也正因如此,遭到曹操的忌恨,身死殉节。
  
  但是,荀彧忠于汉室的心意,足以被天下人所知。
  
  如此忠于汉室之人,要是能为他所用,匡扶汉室的把握也会大得多。
  
  “荀彧,字文若,颖川人。”
  
  “荀彧的祖父,荀淑在当时很有名气。”
  
  “荀彧年轻的时候,南阳名士何题非常认同他的为人,评价荀彧是个可以辅佐帝王的人才。”
  
  “公元189年,荀彧被举为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等物品。”
  
  “董卓之乱时,荀彧弃官归乡,并对乡亲们说。”
  
  “颍川是个四面受敌的地方,每当天下发生动乱,这时常常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请乡亲们马上离开这里。”
  
  “但无奈的是,乡亲们留恋旧土不愿离去。”
  
  “这时身为同乡的冀州牧韩馥派人来接荀彧,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之后董卓派人抢掠各地,一直到颍川才返回,而荀彧留在颖川的同乡人多被董卓部下所杀。”
  
  “然而到达冀州后,袁绍已经取代了韩馥的职位,见荀彧到来待之为上宾。”
  
  “荀彧的弟弟和同乡郭图等人都收到袁绍的委任,但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
  
  “于是191年投奔了曹操,这一年荀彧29岁。”
  
  “曹操非常高兴的说,你就是我的谋士张良。”
  
  “公元192年,曹操领兖州牧,后为镇东将军,荀彧则以司马身份随其征战。”
  
  杨坚:荀彧足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两人都是辅佐国家朝政的经世大才。
  
  他熟读陈寿的《三国志》,其中有重点提到对荀彧的评价。
  
  陈寿说道,荀彧清高优秀,通达文雅,具有辅佐帝王的风范。
  
  然而对人对事的洞察和预见能力都有所不足,使得荀彧振兴汉室的志向未能充分实现。
  
  虽然陈寿对荀彧的评价趋于正面,但他并不认可陈寿对荀彧的评价。
  
  在他看来,荀彧为了匡扶汉室,辅佐曹操称霸北方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目的是在天下大乱之时延续汉室宗庙,并非不知道曹操的志向。
  
  曹操既然成就霸业,就必然不会再满足当一个小小的汉臣。
  
  而荀彧阻挠曹操晋爵魏公,肯定会被曹操所不满。
  
  最终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荀彧亡身殉节,以对后世彰显自己对汉室的忠心。
  
  他考察过荀彧的举动,为曹操建言献策,匡扶汉室,挽救国家于危难。
  
  他非常明白,荀彧的本意,是为了解救百姓于水火。
  
  但最后董昭劝进曹操晋爵为魏公,荀彧劝阻,最终招致死亡。
  
  他认为对于荀彧的操行,不能求全责备。
  
  毕竟荀彧秉承忠义,只是事情的成败,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
  
  荀彧的才略虽然足以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但曹操势力强盛,荀彧无力纠正曹操的做法,唯有杀身成仁以彰忠义。
  
  “194年,曹操东征徐州陶谦,委任荀彧主持留事宜。”
  
  “这时陈宫、张邈等人趁机在兖州反曹,暗中迎接吕布。”
  
  “而兖州诸城皆响应陈宫等人,荀彧急召东郡太守夏侯惇来援救。”
  
  “夏侯惇到后,当夜诛杀了几十个图谋反叛的人,才安定了军心。”
  
  “这时豫州刺史郭贡也率众数万来攻,众人都非常害怕,郭贡要求面见荀彧。”
  
  “荀彧准备前往,夏侯惇阻拦。”
  
  “而荀彧坚持出城游说郭贡,以免腹背受敌。”
  
  “郭贡见荀彧毫无惧意,认为鄄城易守难攻,便带兵而去。”
  
  “之后,荀彧派陈煜去范、东阿两个县,终于保全了这三个城。”
  
  “等到曹操回来,在濮阳击败了吕布。”
  
  “陶谦死后,曹操打算趁机继续攻打徐州,回来再平定吕布。”
  
  “荀彧劝阻说,当年刘邦确保关中,关武帝刘秀据守河内,全都是靠巩固自己的根基从而控制天下。”
  
  “而将军依靠兖州开创的事业,且兖州依据黄河、济水,是天下的要地,易守难攻。”
  
  “它就是将军的关中、河内,所以应该先安定兖州。”
  
  “而且如果攻打徐州,留守后方的兵多,则前方兵力不够。”
  
  “吕布趁机侵扰的话,只有鄄城、范、卫三处可以保全。”
  
  “其他地方都不能为我们所有,这样就等于失去了兖州。”
  
  “如果徐州没有平定,兖州又失守,那到时将军就无处立足了。”
  
  “且徐州子弟想到父兄被杀的耻辱,必定拼死反抗。”
  
  “而此时粮食已经成熟,如果抢收粮食,一战就可以击败吕布。”
  
  “于是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再次与吕布交战,分兵平定各县。”
  
  “吕布失败逃走,兖州因此平定。”
  
  李世民:要不是荀彧及时看破了陈宫等人的阴谋,曹操恐怕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可荀彧最终却落得那般下场,想想还真是可悲。
  
  荀彧在曹操手下很受重视和信任,可以说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一位谋士。
  
  曹操带兵东征徐州牧陶谦之际,陈宫和张邈等人因不满曹操攻打徐州乱杀无辜的的做法,直接就反叛了。
  
  形势更严峻的是,陈宫、张邈等人暗中勾结了卢布,要迎吕布进入兖州。
  
  当吕布带兵到后,张邈派人诓骗荀彧,想让荀彧以为吕布是友军。
  
  但好在荀彧警觉,怀疑张邈等人要谋反,马上让军队加强防守,并急召东郡太守夏侯惇。
  
  当时兖州诸城的兵马都被曹操带走攻打徐州了,城中空虚,吕布带兵入城。
  
  而当时的陈宫策反了不少人,很多人都要反叛曹操。
  
  直到夏侯惇到后,连着诛杀谋反者数十人,军心才安稳下来。
  
  豫州刺史郭贡本来是帮助吕布来夺城的,但是在荀彧的说服下,也最终放弃了。
  
  后来荀彧又与程昱出谋划策,守住了城池,一直坚持到曹操带兵回来。
  
  而陈宫和张邈都是曹操最信任的人,此次背叛对于曹操来说几乎近于毁灭。
  
  攻打徐州不成,老巢还被人抢了,对于曹操的打击可想而知。
  
  要不是荀彧力挽狂澜,恐怕不会有曹操什么事。
  
  “公元196年,汉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曹操与众人商议是否要奉迎献帝定都许县。”
  
  “许多人认为徐州还未平定,且杨奉等人不好对付。”
  
  “而荀彧却说到,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
  
  “汉高祖东征项羽时,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使天下归心。”
  
  “自从天子流亡,将军首先兴起义兵。”
  
  “虽然没有远赴长安,但在外抵御祸难,心中也很思念王室。”
  
  “如今天子回到洛阳,如果能趁这个机会拥戴主上,这是大顺。”
  
  “持最大的公心,使天下豪杰服从,这是大略。”
  
  “扶持大义来招收天下英才,这是大德。”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把献帝迎到许县。”
  
  “曹操被封为大将军,荀彧被封侍中,代尚书令。”
  
  “而此举也造成了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
  
  “曹操虽常在外征战,但军国大事全都与荀彧一起筹划。”
  
  “而荀彧也为曹操举荐了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
  
  “自从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县后,袁绍心中不服。”
  
  “且在兼并了黄河以北地区后,实力非常强盛,于是日渐傲慢。”
  
  “反观曹操这边,东有吕布侵扰,南要抵御张绣,且张绣在宛城把曹军打得大败。”
  
  李隆基:奉天子以令诸侯,荀彧的本意虽好,但曹操显然不会满足。
  
  东汉末年,外戚干政,宦官作乱,导致朝纲败坏,民生哀怨。
  
  那时天下群雄并起,各路诸侯纷纷起兵。
  
  在发生董卓之乱之时,东汉也是彻底走了下坡路,而兴复汉室就成了某些人必定要完成的目标。
  
  荀彧就是想一心匡扶汉室,但是此时的汉室满目疮痍。
  
  所以荀彧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帮他完成匡扶汉室的心愿,这个人就是一代枭雄曹操。
  
  其实荀彧也深知曹操并非池中之物,不是一个容易掌控的主。
  
  但是荀彧也深知如果自己想完成匡扶汉室,肃清天下的心愿,就必须要曹操这样的铁血军阀来完成。
  
  所以在他看来,那时的荀彧也是一个矛盾的个体。
  
  但是荀彧也没有办法,只得赌一把。
  
  不过显然,荀彧赌输了。
  
  随着曹操击败黄巾军,汉献帝刘协在杨奉等人的护送下回到了洛阳,荀彧支持曹操提出了迎奉天子的主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