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夷陵破刘陆逊 (第2/2页)
当初,东吴安东将军孙桓率领别部在夷道攻击刘备前锋却被刘备围困,孙桓向陆逊求救,但陆逊以孙桓士气旺盛和城池坚固为由拒绝救援。
后来刘备战败而孙桓果然得救,称赞陆逊带兵调度有方,后孙权因陆逊宽宏大量和忍辱负重而加拜其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刘备逃亡白帝城后,东吴将领徐盛、潘璋、宋谦等人纷纷上书请求乘胜追击并擒获刘备,孙权没有表明态度,于是询问陆逊的意见。
“陆逊与朱然、骆统三人认为曹丕现正大规模集结军队,表面上托辞帮助吴国讨伐刘备,但实际上居心叵测,而吴军应该谨慎起见而断然撤兵。”
“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使得东吴三方面受敌。”
“孙吴黄武二年,刘备退守白帝城后不久病逝,刘禅承袭皇位而由诸葛亮主持朝政,蜀国打算和孙权商议和谈。”
“孙权根据具体的情况让陆逊告知诸葛亮相关事宜,并将刻好的孙权印玺放置在陆逊的居所。”
“孙权每次与刘禅和诸葛亮往来额书信,都经常出示给陆逊查看,有不适当的地方就令其更改再以印封行。”
“孙吴黄武五年,陆逊以治所粮食较少为由,上奏孙权请求令诸将增加耕地农田。”
“同年十月,陆逊就相关事宜上奏孙权劝谏其减轻刑罚和赋税,施以德政,孙权为此专门下诏令有关部门草拟法规条文。”
“并派遣郎中褚逢拿给陆逊和诸葛瑾,表示如果他们二人有认为不适当的地方,可以允许他们自行修改或增补。”
“孙吴黄武七年,孙权令鄱阳太守周鲂诈骗魏国大司马曹休,曹休果然中计进军皖县,孙权于是征召陆逊赐以黄钺,任命其为平北大都督迎击曹休。”
“曹休发觉受骗后感到耻辱,自恃兵马众多精良要和陆逊交战。”
“陆逊自领中路军,令朱然、全琮率领左右两翼军队,三路并进冲散曹休的伏兵,往北尽力追击败逃的敌人。”
“径直赶到夹石后斩杀俘获一万多人,缴获牛、马、骡、驴等车一万辆,将魏军军用物资、兵器抢掠一空,曹休败退后发背疽而死。”
“吴军各军整顿过武昌,孙权命令左右侍从用御伞遮护陆逊出入宫殿大门,凡是赐予陆逊的东西,都是御用的上等珍品,其时没有谁能同此相比。随后陆逊被派回西陵。”
“孙吴黄龙元年,陆逊被任命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并令其辅佐留在武昌的太子,掌管荆州和豫章三郡政务,处理和督察军国大事。”
“在武昌辅佐太子期间,陆逊严厉批评建昌侯孙虑在堂前建造斗鸭栏的享乐行为,敦促其勤学经典;”
“当面将军纪松弛的孙权亲信、射声校尉孙松的手下施以髡刑、剃光头发,批判南阳人谢景和刘钠先刑后礼的理论。”
“陆逊虽在外任职,但心系朝廷时政,他向孙权上疏陈述时事,表示应当减轻刑罚,宽待小错以安定百官的情绪,并提拔任用没有大错的贤良人士,以帮助东吴完成大业。”
“孙吴嘉禾元年十二月,陆逊引兵攻打庐江,但魏将满宠认为庐江城不易攻取,反而整军前赴杨宜口,陆逊获悉后连夜撤军。”
“之后,孙权打算派遣部队前去夺取夷州及珠崖,派人咨询陆逊的意见。”
“但陆逊上书以人口损失减少为由反对,并建议孙权韬光养晦、放宽赋税,依靠团结民力和道义鼓舞来平定天下,结果孙权不听陆逊的劝告依然征讨夷州而败北。”
辛弃疾:孙吴嘉禾二年三月,孙权派遣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将兵万人,并备足礼品封公孙渊为燕王。
但在同年十二月,公孙渊将张弥、许晏等人斩杀,俘获东吴将士一万余人,被魏明帝拜为大司马,受封乐浪公。
孙权获悉公孙渊背叛盟约后打算前往征讨,陆逊上疏表示公孙渊的行径可恨但不至于兴师动众前赴讨伐。
他建议孙权以国内外的强敌为主,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孙权采纳陆逊的意见而退兵。
孙吴嘉禾三年,孙权率军攻打魏国并进入巢湖口驻扎,准备集结号称十万的大军攻打合肥新城。
但在秋七月,魏明帝曹叡乘船东征,同时魏将满宠又招募壮士焚烧吴国攻城的器械,并射杀孙权的侄子孙泰;
孙权听说魏国大军已到,而东吴的吏士大多生病,于是就撤军返回建业。
孙吴嘉禾五年,孙权北征魏国,派陆逊与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派亲信韩扁携奏章进呈孙权,但韩扁在返回途中的沔中地区被敌军抓获。
诸葛瑾听说后十分恐惧致信陆逊,建议其赶紧撤军,陆逊收信后并未答复,却催促士卒种豆并和部将从容娱乐。
诸葛瑾亲自来询问陆逊,陆逊以撤退会使军心动摇为由说服诸葛瑾,并设计让诸葛瑾督率船只,而自己率军攻向襄阳城。
敌人由于畏惧陆逊而赶回襄阳城,诸葛瑾随即放出船队并配合陆逊整顿队伍,虚张声势以威慑敌人。
暗中派將軍周峻、張梁等人攻打江夏郡的新市、安陆、石阳三县,斩首活捉魏军士兵共有一千多人。
陆逊在战后保护安抚并善待魏军俘虏,邻境地区的人因感动倾慕而前来归附。
魏国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少数民族首领梅颐等人都率领党羽部下前来依附陆逊,陆逊拿出所有财物赡恤他们。
后魏国江夏太守逯式兼领当地兵马,成为吴国边境大患,但与魏国老将文聘的儿子文休一向不和。
陆逊听说这一情况就假装致信逯式,引诱其前来归附吴国,并声称将秘密来信呈报给魏国。
吴军将信放在两国的境界上,逯式惶恐不安,于是亲自送妻子儿女返回洛阳,但逯式的部下再也不亲近他,后被罢官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