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迷雾小说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44章 儒风以战杜预

第544章 儒风以战杜预

第544章 儒风以战杜预 (第2/2页)

目前出师定能稳操胜劵,劳师败绩的可能仅有百分之十。
  
  古人云兵贵神速,如果不立即出兵,迁延时日不但贻误战机,而且计划难免泄露。
  
  孙皓一旦怖而生计,整修城池,加强江防,那时出兵就为时已晚,更加艰难了。
  
  晋武帝认可了杜预的意见,决心立即出兵伐吴。
  
  “咸宁六年正月,杜预率大军向江陵进发,命部将率兵沿长江西上,配合出巴东沿江东下的王铉水军连克数城。”
  
  “又遣将率八百精兵,乘黑夜渡过长江,偷袭乐乡。”
  
  “他命士兵多插旗帜,虚张声势,沿山放火,设疑兵以扰乱东吴军心。”
  
  “乘驻屯乐乡的东吴都督孙歆与王溶交战之机,杜预又命在乐乡城外设下伏兵。“”
  
  “当孙歆战败逃回乐乡城时,晋军随东吴败兵混入乐乡城中,生俘了孙歆。”
  
  “军中颂扬杜预是以计代战一当万,乘胜利形势,杜预命大军进攻江陵,一鼓而破。”
  
  “江陵攻克以后,各路晋军主将会集江陵举行军事会议,商讨进军灭吴之策。”
  
  “贾充、苟勖等大臣认为不可能在短期内攻破东吴,时疫将起,应等冬季再战。”
  
  “也有人认为正值夏暑,江水上涨,不宜大举进兵。”
  
  “杜预反驳了这些看法,指出晋军初胜,军威大震,立即东下必势如破竹。”
  
  “江陵会议后,杜预向南进军中,斩杀和俘获东吴将领、地方官吏一百三十多人。”
  
  “杜预持节进行安抚,任命长吏,安定秩序。”
  
  “沿江东进的晋军,所到城邑,吴军皆降。”
  
  “兵临城下之日,吴主孙皓投降,东吴灭亡。”
  
  “至此,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
  
  “杜预因功进封当阳县侯,增加食邑至九千六百户,其子杜耽也受封为亭侯,食邑千户,更赐杜预八千匹绢。”
  
  “让他继续镇守襄阳。杜预回镇以后,屡次向司马炎陈述自己的家族世代为吏,认为武功不是自己擅长的,请求退职,但不被朝廷允许。”
  
  “全国统一后,杜预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工程,造福当地百姓。”
  
  “他主持在今河南境内修建了一条灌溉渠道,引滍水、淯水灌溉沙地旱田1万多顷,公私受益,百姓大悦,尊称他为杜父。”
  
  “他还主持在江陵与巴陵之间修建了一条长达一千多华里的漕渠,引汉水支流夏水注入,与湘水连接起来,不但减少了汉水下游洪水的威胁,更重要的是便利了南北交通。”
  
  “当时江南地区流传着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的歌谣,就是百姓对他文治武功的赞颂。”
  
  “晋武帝太康五年底,在朝野享有盛誉的杜预特进、司隶校尉。”
  
  “但他在赴任途中不幸染病,行至邓县去世,终年63岁。”
  
  ““晋武帝深为痛惜,下诏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
  
  “杜预逝世之后,家人遵照他的临终遗嘱,效法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名臣子产丧事从俭的做法,薄葬在洛阳郊外的首阳山南。”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诏令历代先贤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其中就包括杜预。”
  
  “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杜预。”
  
  “及至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杜预。”
  
  白居易:杜预不仅在军事上有着高深造诣,在经济、政治、历法、法律、数学、史学甚至书法和工程学方面都无一不精。
  
  当时的人都知道杜预博学多才,于是送他杜武库的美称,意思是说他就像武器库一样,样样都有,什么都知道。
  
  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还很努力。
  
  杜预常说立德是我不能做到的,但我可以做到立功立言。
  
  要知道历史上三立完人屈指可数,曾国藩也只算半个,能完成一项都足以青史留名了,杜预这话谁听了都会说他吹牛。
  
  名将羊祜死后,杜预接替他,镇守襄阳。
  
  杜预一上任就派兵奇袭西陵,突破西陵,顺流而下,拿下荆州,灭吴就势在必得了。
  
  只是西陵总督张政不容小觑,杜预用借刀杀人之计,孙皓撤回张政。
  
  临阵换帅,军心不稳,此时正是灭吴的好时机。
  
  杜预上书晋武帝,上表请求伐吴,然而被反对派搅黄了,司马炎决定推迟一年。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可急坏了杜预,他再次上书,分析局势。
  
  谁知道贾充等人又闹了一下,杜预第三次上书,司马炎才下定决心灭吴。
  
  紧接着司马炎调集大军二十多万,水陆齐进,在280年灭吴。
  
  而此战,不仅结束了长达百年的三国混乱,更是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唯一的一次统一战争。
  
  千百年后,有几人能记得,完成这个壮举的,竟然是一个连骑马射箭都不会的人呢?
  
  灭蜀第二年,司马昭让贾充等人改制法律,名义是贾充等人合力,其实基本是杜预,晋律的注解都是他独立完成的。
  
  在杜预的努力下,新的律令不仅删繁就简,而且内容简明易懂,老百姓一眼也能看懂,看懂了才不敢触犯。
  
  杜预说自己没有立德,恰恰相反,他立德最大。
  
  在担任度支尚书期间,杜预屡次上书,为司马炎提出许多建议,这些建议都关乎治国强军。
  
  涉及的范围也很广,诸如管理盐运、改建边防、制定税务、调整物价等等。
  
  杜预建立学校,修治水利遗迹,引滍、淯水灌溉田野,百姓得利,都称之为称之为杜父。
  
  兖豫等州郡连降暴雨,加上蝗虫之灾,百姓苦不堪言。
  
  杜预亲自调查后,两次上书,提出切合实际的救灾措施,还建议把一些耕牛借给守在的百姓,使得百姓能够重新安家立业。
  
  事实上,他完全可以和王阳明、诸葛亮齐名,称得上三立完人。
  
  只是或许是演义的缘故,三国很多人名气太大,反而遮住了杜预的光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