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给大宋一个体面的结局 (第2/2页)
最终在祥兴二年二月初六,蒙元大军在汉奸张弘范的指挥下发起总攻,战斗从黎明打到黄昏。
宋军苦战,伤亡惨重,此役阵亡者便多达十万余人。
“陛下,国事一败涂地,陛下理应为国殉身,德祐皇帝当年被掳北上,已经使国家遭受了奇耻大辱,陛下万万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监视器的画面中,朱亚纹扮演的陆秀夫满眼皆是疲惫。
他尽力了,可人力终究不敌天数。
到了这个时候,他所能做的,只剩下给大宋一个体面的结局。
说完,朱亚纹便将国玺系在腰间,背起早已经哭作一团的小演员,奋身跃入“大海”,以身殉国。
陈恺歌最初的剧本里,演皇帝的小演员和朱亚纹还应该有一番对话。
“我不怕,陆相公说得我都懂。”
懂个屁啊!
一个还不到十岁的男孩子,面对惨烈的激战,怕是早就吓傻了。
让个孩子慷慨激昂,纯属扯淡。
最后只保留了陆秀夫的一段台词。
眼见陆秀夫背着皇帝投海自尽,以身殉国,其他船上的大臣、宫眷、将士顿时哭声震天,几“万”人纷纷投海殉国。
片场自然请不来那么多的群演,但历史上那悲壮的一幕,史书上的寥寥数语,如何道得尽。
那一天,所有的军士奋勇死战到最后一刻,百姓妇孺皆跟随皇帝纷纷投海殉国,战船全被血染,海面满是浮尸,场面极为惨烈。
《宋史》记载:陆秀夫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软弱了一百多年的南宋,在这一天彻底画上了一个圆满且悲壮的句号。
如果没有这一跳,或许后人在提到宋王朝的时候,只会嗤之以鼻。
就像崇祯皇帝如果没吊死在眉山之上的话,后人提起他,怕是要将其算做无道昏君。
正是因为宋朝的小皇帝,和后来大明的崇祯皇帝以身殉国,才为这两个王朝的落幕保留了最后的体面。
此刻片场哭喊声响彻不绝,也不知道老陈在开拍前是怎么调动的,连群演的情绪都十分到位。
有的直接从战船上往下跳,有的跪拜了皇帝乘坐的龙舟之后,扶老携幼一起跳。
历史上是不是这种场面,没有人知道,到此刻……
至少张恒看着直觉得后背发凉。
突然,张恒明白了陈恺歌为什么一定要拍崖山海战,并且在几次修改之后,坚持保留十数万军民齐蹈海赴死这一幕。
老陈并不是单纯的想要感动自己。
而是……
和平是求不来的,一味的妥协退让,换来的只有敌人越发猖狂。
当今的国际形势,东大的外部环境,正如当年的大宋。
老美和它的一帮小弟费尽心思的想要压制东大复兴的进程。
这种形式之下,东大没有选择退让,更没有像南宋一样去祈求和平,而是抗住了所有的压力,一路往前,终于成了谁都惹不起的强国。
可偏偏在内部始终有一种声音,就是那些恨国党,一刻不停的念着丧歌,鼓吹老美的强大不可战胜,怂恿更多的人和他们一起发起倡议,推动东大向老美妥协。
只有这样才能换来永久的和平。
陈恺歌拍这部戏的目的,就是为了警醒国人。
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捍卫和平,跪着祈求……
能像南宋这样,落得一个体面的结局就算万幸。
可这样的体面,中国人不需要。
“你刚看懂?”
老陈一脸自得。
张恒见状不禁笑了,他是的的确确没想到,老陈居然还有这样的大格局。
“佩服,佩服!”
说着把受伤的那条胳膊放个下来,稍稍活动了一下,感觉没那么疼了。
“我现在申请归队。”
呃?
陈恺歌闻言一愣,扭头看向张恒。
不是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吗?
这……
真特么是个怪物。
“你确定?”
“确定,我媳妇儿还在家里等着我呢,没工夫和你在这儿磨叽。”
嘿!
刚才还在讨论家国天下的大格局呢,这会儿怎么又开始儿女情长了。
“我没你站的高,力所能及的回馈社会,其他的,我只想守好我的小家。”
说着又活动了一下胳膊。
还需要慢慢适应。
张恒没留意到,没有拍摄任务,正在一旁围观的宁雪,那双眼睛自她出现就落在他的身上。
同样的,宁雪也没注意到,还有一双眼睛始终在关注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