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迷雾小说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五十六章 他说的好有道理

第五十六章 他说的好有道理

第五十六章 他说的好有道理 (第1/2页)

下午时分,朱云峰回了镇里。
  
  季赫留在县里配合邹婷,先把公司框架搭起来。
  
  目前公司老板、财务朱云峰一肩挑。
  
  他给季赫打了一笔钱,但大部分钱都在他卡里,而且具体花费都要报账,倒也不用担心钱乱花。
  
  现在事情太多了。
  
  主要的问题是县里的公司就是块招牌,真正的基地在镇里。
  
  还得回去搞定租地的事情。
  
  还好现在正是冬天,离明年开春一两个月时间,加上镇里配合,行程上倒也来得及。
  
  镇农业办那边与朱云峰对接,把镇里目前闲置的土地给他看了一下。
  
  蓝沙镇户籍人口是七万,但土地却只有四万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6,而且很多土地都闲置着无人耕作。
  
  不过实际情况自然不一样。
  
  户籍人口是户籍人口,实际上七万人常住在镇里的可能不到三万,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年轻人很少,要么在外面打工,要么在外面上学,中年人也多有在外面经商、工作者。
  
  所以在劳动力不足,又无法进行机械化运作的情况下,镇里才会出现大量闲置的土地,人均耕地面积会比实际上的情况多很多。
  
  至少朱云峰作为长子长孙,本身就是本地户口,早年曾经分了一块田。
  
  爷爷去世后那块地按理说应该被村里收回,毕竟我国的耕地其实不归个人所有,而是归村里集体所有,老人走后村里人会对土地进行再次分配。
  
  但现在的问题是土地太多了,年轻人对老家的土地也不怎么在意,因而爷爷留下的那块地其实也是扔在那。
  
  去年村支书给朱云峰打了声招呼,分配到了他名下。
  
  再加上老爸朱长青以前分的那块地,老朱家三亩田,现在都长满了杂草。
  
  根据农业办那边的反馈,镇里闲置的土地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承包价格也基本在五六百块钱一年浮动。
  
  按照镇长的意思,只要朱云峰想要的话,他给各村里打声招呼,让各村的村支书在各村群里说一声,估计今年租个一万亩还是没什么问题。
  
  没办法。
  
  山区就是这么个情况,不像北方平原区可以集中作业,租金也能达到一两千块钱一年,扣除成本搞机械化作业还是有点赚头。
  
  在他们这边无法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下,承包个十多亩地就已经算是种粮大户了。
  
  而朱云峰租地就属于纯亏。
  
  首先是一年租金五六百看着不多,但无法机械化就只能人工。
  
  人工开多少工资先不提,单说种子、化肥、农药之类都是成本,而且还看天吃饭,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
  
  其次是种地的劳累强度比打工高了太多,面朝黄土背朝天,收益也低。
  
  所以即便是本地人都不怎么种地,在外务工的人听到有人要租种他们的土地,那自然一万个愿意。
  
  根据这些资料,朱云峰浅算了一下。
  
  假设今年先租一万亩,都种水稻的话,以雇佣一个劳动力能种3-5亩田,平均4亩的情况下,他得雇两千多人。
  
  租金按500算,一年下来就是500万。种子、化肥、农药成本一季约400,一年下来就是800万。
  
  雇2500人,以他们这边最低工资要求是1700一个月,每小时最低为17元,一年工资大概需要4200万。
  
  而以每亩一季度平均产800斤米,双季稻一年产1600斤米,一万亩产1600万斤米。
  
  当地粮食商人大米收购价为每斤1.4-1.7元,市场销售价为2.3-2.6元的价格,即便卖到外地去,价格也贵不了多少。
  
  这样一算,一年下来收益不到4000万,总成本却要5000多万,连发工资都不够。
  
  难怪没人愿意种地。
  
  即便是自家的田,抛去人工成本和租地成本,只算种子化肥农药等基础成本,一个人耕作四亩的情况下,一年的收益也就不到5000块。
  
  跟打工比起来,确实相差太远。
  
  基本上也就北方通过机械生产,大幅度降低成本才有赚头,在南方山区搞农业集中生产,跟把钱投入大A股市没什么区别。
  
  不过好在朱云峰的销售渠道不是在现代,而是在古代。
  
  在免税政策以及自产自销的情况下,他生产的稻米可以全部保留下来,其中一部分用于养殖业,另外一部分送去大明当种子。
  
  等大明那边铺开之后,再把缺口补上就行,这样以后就不会存在有凭空消失一部分产能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可能亏着亏着,账面上的钱反倒越来越多。
  
  嗯。
  
  亏成首富,从种地开始。
  
  朱云峰晚上去了一趟大明,不过不是去要钱的,而是去跟老朱汇报了一下工作进度。
  
  目前接近五千万,全部投进去肯定血本无归。
  
  所以朱云峰做了个计划。
  
  就是明年上半年先租五千亩,剩下的钱就全部投入养殖业,用来养猪、鸡鸭、牛羊等牲畜。
  
  等到第一季度收获上来,再把大量的稻米运到大明去,从大明那边换了钱,并且也让常规水稻在大明生根发芽,迅速推广开去。
  
  化肥农药发明暂时没有那么大产能,而且也不太好囤货。
  
  因为囤货税务、消防之类的都要检查,即便是放在农村,即便是免税政策,税务不查消防也得查。
  
  而且这些东西不像种子那样,你送到大明去,大明那边耕种了,还可以把收获的二代种子送回来填补窟窿,化肥农药用了就没得补。
  
  因此朱云峰在网上查了如何制取土制化肥的资料,准备到明朝那边搞一个土制化肥工厂,在那边收购原材料制作。
  
  当然。
  
  最好的办法还是购买化肥制造机器,送到大明,大明那边可以四处搜集原材料,这样也方便很多。
  
  只是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还是把最简单的东西搞定再说。
  
  晚上寒冬腊月,北风呼啸。
  
  十二月初的天气愈发阴冷,再过一个来月的样子就要过年了。
  
  离朱元璋来到现代,打通现代门都过去了快二十天的时间,朱云峰的计划也在稳步推进当中。
  
  八点多钟,天空被阴云笼罩着,朱云峰带上皮皮狗下了地窖。
  
  蛋蛋猫又不知道去哪抓老鼠去了。
  
  屋子里空无一人。
  
  门窗全部反锁,让朱棣留守。
  
  主要是这石碑也没个电量显示,你充多少电,是不是充满了,剩多少电,充一次能保证穿多少次都没个准。
  
  因而为了避免以后家里没人,全都过去之后,石碑没有能源,他们被困在古代,家里必须有人在。
  
  大明今天上午下过雨,南京的天气湿漉漉的,乾清宫外的广场地砖上满是积水。
  
  一股冷风刮来,让朱云峰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汪汪汪。”
  
  皮皮倒是很兴奋。
  
  它身上的毛多,冬天也不怕冷。
  
  “什么人?”
  
  听到狗叫声。
  
  上面平台出现了呵斥。
  
  但却无人敢过来。
  
  由于地宫在乾清宫与乾清门外面广场上,且距离乾清宫正门大殿外平台很近,所以朱元璋下令整个乾清宫外面广场不许侍卫踏足。
  
  现在就连官员来乾清宫都不是走乾清门,而是从翊坤宫翊坤门进入,到乾清宫侧面,自侧门至朱元璋书房议事。
  
  官员和侍卫们都猜测这与地宫有关,但面对朱元璋,谁也不敢说,谁也不敢问。
  
  因而现在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对于官员和侍卫、宫女、宦官来说,乾清宫外广场变成了禁区,无人敢踏足,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过去。
  
  “我,大明吴王朱云峰!”
  
  朱云峰牵着狗,大摇大摆地踏上了汉白玉阶梯。
  
  他最近也体会到了人上人的快乐。
  
  在现代是有钱的大老板,到了古代又是大明吴王,走哪都能趾高气扬了。
  
  “卑职参见吴王殿下。”
  
  仪鸾司都督佥事毛骧作为侍卫统领,小碎步上前单膝下跪行礼。
  
  朱云峰点点头道:“陛下在何处?”
  
  “在书房。”
  
  毛骧犹豫了两秒,然后低声说道:“陛下今天有些生气,不知道愿不愿见殿下。”
  
  咦?
  
  朱云峰诧异地看了毛骧一眼。
  
  老朱生气就生气呗,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要是把火气撒自己身上,那自己就跟他干一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