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巴黎投降 (第2/2页)
“我们已经接收了近卫军的重装备,正在装车运往勒阿弗尔,海军会保证港口安全,他们表示在巴黎宣布投降前,会一直保持对海岸线的封锁,阻止萨克森军队靠近。”
“另外在敦刻尔克,至少有二十万不列颠远征军堆在那里,同时还有近十万的加洛林部队,以及约五万的比利时军队。
我们在福内至斯腾福德组建了防线,另外萨克森军队已经采取了迂回攻势,所以在圣奥梅尔至加莱沿线,也不得不组建防线抵御进攻。
四个整编师将负责敦刻尔克的安全,但是我们没有空军,而且防空力量有限,所以海滩上的部队,依然时刻面临威胁。”
戴高乐做着报告,为了给他营造个人威望,除了赋予他殖民地军队指挥权外,沃尔内还将敦刻尔克撤退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是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比利时溃败后,不列颠远征军和加洛林部队,以及一部分比利时部队,被困在了那片狭长的海岸线上。
说来简直是讽刺,那里的不列颠军队,很多都是刚刚下船,结果还没遇见萨克森人,就被告知,要撤退回本土了。
这是一个大行动,不列颠人暂且不谈,如果把那十万加洛林部队撤走,对于未来的复国,绝对是增加一份厚重的筹码。
所以沃尔内把这件事也交给了戴高乐,只要成功,那么这位年轻将军的个人声望,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等完成撤退以后,你就告诉那四个师,向萨克森投降,没必要增加伤亡,他们会理解的。
但是在完成撤退前,他们绝对不能放任何一名萨克森人过去。
另外撤退的部队无需携带重装备,那没有意义,不必因为那些铁疙瘩耽误撤退时间。
不列颠人能够提供的船舶有限,所以人是最重要的,不要被那些东西缠住手脚,越快撤退,就越安全。”
沃尔内做着指示,对于打败仗,他是厌恶的,但是戴高乐还是一位新人,或许有些东西,并不了解。
“好的,我这就去给他们发报,把具体工作布置下去。”
戴高乐敬了一个礼,然后就要转身出门。
但是就在推门的一刹那,他突然停住了,转过身,看向沉默的老元帅,犹豫片刻,突然开口。
“沃尔内元帅,您真的不走么,我觉得,法兰克的未来,需要您。”
戴高乐看着这位老元帅,一种浓浓的不舍泛起心头,他即将离开,去指挥敦刻尔克的撤退和向阿尔及尔的转移,这一别,怕是无法再相见。
“不走了,我老了,法兰克的未来不需要我,而是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
对了,这是我年轻时佩戴过的勋章,记得是四十年前,与普鲁士人打仗时获得的。
如果你能看到就好了,当时我拿着一杆步枪,追着一群普鲁士人的屁股打,别提多带劲了。”
沃尔内笑着从口袋里翻出一枚古旧的勋章,虽然岁月在它身上留下斑驳,但老元帅还是珍视地轻轻抚摸了好一会儿,然后示意戴高乐过来,交到他手上。
“我希望你能像我当年一样,狠狠踢那些普鲁士人的屁股,疼得他们嗷嗷叫。”
开玩笑似的说完,沃尔内就让戴高乐去忙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即将结束,未来,应该是属于年轻人的。
四天后,巴黎外围的最后一道防线宣告崩溃,仓促组建的防线根本无法阻挡普鲁士人的进攻,很快便千疮百孔,被坦克的履带碾碎。
几乎在防线被攻破的同一时间,监国的贝尔纳多亲王宣布巴黎不设防,并代表加洛林当局,向萨克森帝国投降。
这是屈辱性的一刻,当萨克森的坦克轰隆隆地开进巴黎,吓得市民们紧闭门窗时,贝尔纳多亲王则带领所有政要,站在王宫门前,降下了加洛林的旗帜。
挂上了代表投降的白旗。
沃尔内参加了投降仪式,他代表加洛林官方,在投降文件上签了字。
自此,加洛林王国宣告覆灭,至少名义上如此,沃尔内最后一次以国防部长的身份下达命令,要求所有加洛林部队放下武器不再抵抗,向临近的萨克森军队投降。
几个小时后,又宣布解散国防部,标志着这个欧罗巴古老的王国,解除了武装。
随着前线被包围的几十万加洛林部队放下了武器,炮声终于停止了,他们举着白旗,高举双手,从战壕里面走出,在萨克森士兵的引导下,向着指定地点集结。
然而战争并没有因此结束,并非所有加洛林部队都停止了抵抗,零星的枪声始终在这片大地上回响,显然想让一个民族屈服,并不是打下首都这么简单。
戴高乐坐在船上,泪水在他的眼眶里打转,他深爱自己的祖国,但是现在,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沦陷。
轻轻抚摸手上斑驳的勋章,他知道自己的元帅抗下了失败的所有,或许这就是宿命,一名老兵,以一种他最不能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方式退场。
“放心吧,我一定会恢复我们的祖国,我向您发誓。”
戴高乐将勋章收起,擦了擦眼睛,然后推开门,走进了作战室。
所有参谋看到这位年轻的将军,立刻挺直腰杆敬礼,戴高乐扫过这些年轻人的脸庞,心中暗暗给自己鼓劲。
老一辈法兰克人退场了,现在这个舞台,是属于他们年轻一辈的了。
“发表公开声明,自由法兰克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我们不接受旧国防部的命令,将继续战斗下去,为了法兰克民族的复兴,继续战斗下去。”
戴高乐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着,随后参谋们爆发欢呼,他们高喊着“继续战斗下去”“为了法兰克民族的复兴”等口号,热情空前高涨。
法兰克沦陷的只是国土,并不是民族,他们的抵抗还在继续,战争也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