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后院起火 (第2/2页)
总之,整个帝国人心惶惶,即便首相站出来发表讲话,并要求各地保持社会平稳,但很明显,这没什么用。
高层大多沉默以对,在没有找到杀手,调查清楚前,他们不方便发表看法。
但是下面人就不一样了,关于谁来当皇帝,大家发生了分歧。
“皇太子太软弱了,软弱得就像一个娘们,他根本无法撑起帝国的重担,特别是军队,我们需要一个强硬的领导者。”
“谁合适?皇室那些人都差不多,谁当皇帝都是一副娘娘腔。”
“不,我觉得格奥尔格公爵就很好,他当过兵,打过仗,不是那种挂职,而是真正走上战场,去和敌人拼刺刀。”
“是的,我赞成,格奥尔格公爵非常适合当皇帝,起码看着像个干事情的人。”
“来,让我们干杯,为格奥尔格公爵投上一票。”
……
李辉身着便装,坐在酒馆里,他看向邻桌那些高谈阔论的酒鬼,不由得摇摇头。
皇帝遇刺,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继承人更是关乎国家未来,这些家伙,看问题实在太表面化了。
虽然萨克森也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的权力受到制约,大部分决策都由议会,首相,国防部甚至参谋总部做出。
但是依然享有名义上的最终决策权。
特别是对于首相,皇帝是有任免权的,任何推举出来的首相,都需要得到他的批准,才能正式组阁,从这一点上看,他的权力在帝国中依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皇帝谁来当,对于帝国来说是一件大事,关乎到许许多多的方面。
把桌上的啤酒喝完,李辉选择离开酒馆,他需要赶回部队去,取消所有假期,并通知那些离队人员,尽快赶回来。
在这个人心浮动的时候,军方的稳定就成了重中之重,甚至可能决定整个国家的未来。
结果刚刚回到驻地,艾琳达就送来一份参谋总部的密电,信封上盖着一个红色的印戳,这说明是最高保密级别。
赶紧打开信封,里面的内容让李辉大吃一惊,军队果然出事了。
海军统帅部失去了对部分军队的控制权,一些基层水兵发动了叛乱。
他们要求国家建立共和制,推翻帝制,建立一个以工人为领导力量的新国家。
对此李辉有些意外,但思索一下,觉得也合情合理。
萨克森帝国崛起较晚,所以海军的建设不强,至少和庞大的陆军规模相比,海军无论人员还是舰艇,都要少得多。
但是海军的文化程度都较高,即便不是军校毕业生,也起码接受过八年以上的教育,所以他们的思想更加激进,也更加倾向于自由派,而自由派,向来是共和制的坚定支持者。
时局稳定还好,但是随着皇帝遇刺,国家开始动荡,这些水兵们就坐不住了。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他们开始搞事情,这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而汉堡是海军的大本营,这里不仅有大量造船厂,也是帝国海军主力的驻地。
不过目前看,汉堡的局势还算稳定,至少城市没什么动静。
但参谋总部认为汉堡依然是危险的,所以要求李辉做好准备,一旦汉堡发生水兵叛乱,那么88坦克团就立即开始镇压。
是的,镇压,施利芬要求李辉不管使用什么方式,一定要把叛乱镇压住,控制住港口,并尽可能地夺下军舰,因为那些都是属于帝国的财产。
“真会难为人啊。”
李辉将电报收好,他挠着头,觉得参谋总部实在过于异想天开了,作为海军基地,汉堡的海军规模至少有三万人,就他手头这点儿部队,根本不够打的。
最关键的,海军有军舰,虽然在敦刻尔克他的部队没有损失,但是他看到了舰炮的威力,知道那玩意,坦克的装甲根本扛不住。
别说直接命中,就是处于爆炸范围内,恐怕也会当场解体。
就在李辉思索,该怎么去执行这个命令时,突然,他桌子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接起来,李辉惊讶的发现,对方竟然是参谋总部驻汉堡的办事处主任。
只听这位主任用焦急的语气表示,汉堡发生了叛乱,而且不仅是水兵,还有许多码头工人也参与了。
他们已经占领了码头区,并开始设置路障,而且看情况,有向城市进发的迹象。
“所以你要我怎么做,派兵进城,镇压他们?”
李辉清楚,这份机密电报绝对不仅发给了自己,至少驻汉堡的办事处,肯定也有一份。
“是的,我希望您能尽快派兵入城,结束混乱。
我们是军人,我们要保证萨克森城市的秩序,那些水兵已经完全失控了,他们甚至焚烧了港口区的警察局,还当街枪杀了一些驻防的陆军,占领了港口区外的警备部队指挥部。”
办事处主任说出一个让李辉沉默的事件来,如果那些水兵做到这种程度,很明显,干得有些出格了。
海军马鹿和陆军马鹿的故事,李辉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在那个奇葩的国度,这两个军种在战争期间爆发了激烈冲突,造成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损失,加速了灭亡。
而现在,萨克森版本的两军相争即将上演,李辉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发生了。
不过他能怎么办,只有执行命令,在表示自己会尽快行动后,他让艾琳达拉响警报,全团紧急集合。
而在小姑娘出去之后,他便换上军装,神情严肃地走了出去。
这是一次对友军的镇压行动,老实说,他不想做,但是从国家的角度去考虑,他又不得不这样做。
毕竟战争还没结束,如果不列颠,沙俄甚至意大利,趁着他们内乱的时候插上一脚,结果都将是不堪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