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迷雾小说 > 九锡 > 951【垂危】

951【垂危】

951【垂危】 (第2/2页)

吏部尚书姚崇顺势说道:“陛下,孔尚书言之有理,并非朝廷不支持淮安郡王和边军将士,臣等皆知一鼓作气的道理,但是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方才高尚书曾言,过去一年多朝廷军费开支达到两千四百万两之巨,其中还包括陛下从内府库拿出来的九百多万两,这足以证明朝廷对边军不遗余力的支持。”
  
  “是啊,不妨缓一缓。”
  
  “景帝一死,大局便定,何必急于一时?”
  
  “今年局势如此艰难,我朝大军尚能击败强敌,只需休养生息两三年,届时再收复失地岂不是易如反掌?”
  
  “国库几近干涸,总不能横征暴敛盘剥百姓啊。”
  
  群臣的讨论声逐渐热烈起来。
  
  李景达漠然旁观,心中冷笑不止。
  
  他当然知道这些人说的话是事实,朝廷也确实缺银子,毕竟这是高焕亲口所言。
  
  高焕身为陆沉的亲信,要不是他先开口,恐怕旁人不敢提出罢兵之议,要不然很可能步瞿弘毅和朱瑞谦等人的后尘。
  
  李景达也相信这些人此刻的心理有一部分是为朝廷大局着想,但是肯定有人浑水摸鱼,不想陆沉进一步攫取功劳。
  
  阵斩景帝就已经功高难赏,再让陆沉收复江北丢失二十年的疆土,这件事只要想想就觉得可怕。
  
  高焕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何尝不知此刻殿内的风浪是借着他的势,可他就算把高家祖宅都卖了,也没有能力帮陆沉扛起一两千万两银子的缺口。
  
  这已经不是他能解决的问题,陆家商号同样扛不起这份重担。
  
  从始至终,宁太后和两位宰相都没有表态。
  
  “陛下,臣有本奏!”
  
  一片纷扰之中,李景达洪亮的嗓音骤然出现。
  
  宁太后颔首道:“讲来。”
  
  李景达正色道:“陛下,景帝虽死,景军仍有数十万兵马,若是让他们挺过这道难关,将来依旧会是我朝的强敌。唯有趁着眼下他们最虚弱的时刻,以决然之势收复江北失地,重振我朝民心。只要能将景军赶回泾河以北,我朝再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将来定能灭景以平天下!陛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宁太后缓缓道:“李卿之言,哀家亦知,然而方才你已听到高卿家所奏,现在朝廷入不敷出处境艰难,几乎经不起半点风浪,如之奈何?”
  
  李景达躬身一礼,坚决地说道:“陛下,臣累受皇恩无以为报,值此国朝艰难之际,臣家中尚有浮财些许,田庄若干,臣愿折成银两献于朝廷以作——”
  
  群臣遽然变色。
  
  “南浔侯!”
  
  薛南亭一声喝断李景达的话,看着这位年过五旬的军务大臣,他不禁钦佩又头疼。
  
  杀家纾难固然是极其可贵的品德,但是这样一来李景达置满朝文武于何地?
  
  他若捐出身家支持朝廷,其他人难道视若无睹?
  
  这句话要是传出去,李景达以及他身后的宁化李氏必然会立刻成为众矢之的,他不为自己考虑,总得为李家几百口人想一想吧?
  
  再者,朝廷逼迫文武百官破家舍业充作军资,宁太后和年幼的天子岂不是要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问题需要解决,但不是用这种决绝的手段。
  
  薛南亭放缓语气道:“南浔侯,兹事体大,再做商议,不必急在这片刻之间。”
  
  李景达咂了咂嘴,虽然他看不惯孔映冬之流的文臣,对薛南亭这位呕心沥血二十年的宰相还是很尊重,因此老老实实地退了回去。
  
  便在此时,御座上传来宁太后温和却有力量的声音。
  
  “关于银匮一事及边军下一步计划,列位卿家限三日内各上一折阐明对策。”
  
  “今日朝会暂且到此,薛相、许相请留对。”
  
  ……
  
  南城,魏国公府。
  
  自从两天前江北大捷的消息在京城传开,城内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宛如年节提前到来,甚至比年节更隆重。
  
  然而这座盛名在外的国公府内,仆人们脸上的悲戚挥之不去。
  
  那位为大齐付出一生的魏国公大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即便宫里十分关注他的身体状况,送来各种名药,甚至还有两名太医住在府上,却无法改变生老病死这些人间至理。
  
  内宅正房的卧室内,赋闲在家的厉良玉站在床边,尽量缓慢清晰地讲述着京中的动静。
  
  良久过后,床上响起一个非常虚弱的声音。
  
  “你去一趟宫里,就说老臣残躯无力,不良于行,请太后娘娘、皇帝陛下并两位宰相,屈尊……屈尊纡贵,来一趟寒舍。”
  
  “是,父亲。”
  
  厉良玉双膝跪地,叩首领命。
  
  再起身时,他已然满面沉痛,泪流不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