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崛起之路第53章家庭规划 (第2/2页)
“我刚说的是对你们的交待和安排,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很多,我也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呀,比如研究研究高能材料,绿色新能源材料,再搞搞无人机,还有发射可回收的火箭,航天飞机,超导材料,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和量子卫星通讯等等.....”
众女友一听集体沉默了,也不知道是被这些梦幻般的新名词给搞蒙圈了,还是被他那疯子一般的想法给吓到了。
看着几女沉思的小模样,知道她们的小脑袋瓜再使劲也想不出来个啥东西,干脆就别费那脑细胞了。
“来来来,众位娘子,先吃馄饨,后喝汤..…”
第二天,别人眼中的大考,在赵山河这里也只是多做了一套模拟试卷而已,最让他满意的是,高考终于不用再考政治了!
没有此起彼伏、惊心动魄的过程,也没有任何的悬念,赵山河最不喜欢做那种扮猪吃虎的幼稚事情,是龙该飞就飞,是虎该啸就啸,装逼去打别人脸这种事,看起来很爽,其实很傻逼!因为没有谁愿意主动去招惹一头龙,而如果龙非要装成一头猪,被别人虐得半死时才现出本相,然后再把别人揍一顿,赢得满堂彩,这纯属是吃饱了撑的,自己虚荣膨胀,活该者是也!
五门,一共扣了十五六分,这成绩别说国内保送了,常春藤也会抢啊!
带着满意的成绩,带着所谓的社会调查结果,带着双十一时那种成功捡漏的愉悦,贾主任返航了。
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赵山河又去西京看望了女王,也向她转达了家庭的未来规划,女王则表示无所谓,你安排就好了;又去海山搞定了发行的事情,终于坐上了出发的火车......
十四首歌,十四支MTV。在这个普通的五一劳动节前后,华夏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并不普通的MTV热。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才刚刚兴起了MTV这种新兴时髦的玩意儿,MTV的全称又叫电视音乐,在90年代的初期,央视还举办过两次MTV电视大赛,旨在大力发展电视音乐文化在中国的推广。
很多年轻的朋友可能没看过那个时期的MTV,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找唐朝和黑豹,他们的MTV在那个时期已经算是代表了。当然,还有后来很多卡拉OK上的伴奏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乡村重金属’,什么郎哥哥情妹妹的,你都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这首歌,你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总之一个个犹如魔音贯耳。
尤其是那些MTV拍的,简直可以用妖魔鬼怪,牛头马面来形容。就唐朝和黑豹拍的MTV也没什么技术含量,音乐响起,几个主唱出场,然后就是一张一张的人脸,你唱一句,我唱一句。不知道这些画面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也不知道这首歌想讲述的故事是什么?反正就是一帮愤青在台上各种耍帅!但即便是拍成这样,也还算是有点内容的,只是讲故事的方式不恰当而已。
更可恨的是拍一堆花儿!什么牡丹,芍药,月季,丁香……关键是拍完了,他还不告诉你这是什么花?全凭自学!而且曲调旋律总是会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呈现出来,歌词唱的更是天马行空,不知所云,和画面上出现的各种花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看的人尴尬癌都快犯了。
还有一种MTV,配的歌曲是成名的歌曲,很好听。可是这MTV一拍出来味道就变了,画面上就孤零零一个女人,看着一条河或者一个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穿着一身旗袍,打着一把油纸伞,站在木制的小凉亭里依依远眺,本来还有那么一丝古风古韵,可远处凌乱的电线杆,喷着白烟呼啸而过的火车头是几个意思?而且镜头也不怎么变化,恨不能一镜到底。像这种滥竽充数的所谓MTV,已经不仅仅是在折磨人的耳朵了,更是在侮辱一个正常人的智商!它们不但没有帮助人们更加深刻的理解这首歌曲的意义,喜欢上这首歌,反而会让人在无形中对这首歌产生厌恶和反胃!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赵山河对自己MTV的品质要求非常高。先是提出了自己具体的拍摄要求,又找来了相对专业的拍摄团队,而且因为自己脑中有故事,又有一些后世的电影桥段或现成的MTV打底,还没开拍,几个重要的分脚本镜头都出来了,故事即有大纲有情节,又有高潮有特写,还没开拍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他交给导演的拍摄策划,实际上已经是个半成品了,而导演下来需要做的,仅仅是把几个关键点串联起来,把这个故事讲完整就可以了。整个MTV拍出来,无论是故事主线,还是灯光背景,整体结构完整,情绪递进,层次清晰。再配上那跨时代的音乐,以及歌手们饱满充沛的情绪,使整个MTV看起来更像是一部被精剪过的电影短片!
可想而知,这样的MTV播出以后会带来什么样的震憾效应!这已经不是超越了,而是碾压,轻松地把其他同时代的产品碾过,再重重的压碎!
而每一首MTV的片头上,都会显著的标出作词驰子,作曲驰子,出品人驰子。
人们不禁又会问,找了半年多,还没找到这个人吗?
可当人们看到《平凡之路》和《爱一点》的演唱者竟然也是驰子时,可以想象,这两首MTV播放率会达到多么恐怖的程度!而且这两首MTV前后的广告插播价格是其他时段的3到5倍!而当这十几首MTV在各大电视台轮番轰炸播出时,一些业内的专业大佬才突然意识到,原来MTV还可以这样拍!于是乎,很多音乐学院和电影学院便把赵山河的这几首MTV拿去做了教学案例。
一时间,驰子这个名字再次响彻了华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