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糊涂的崇祯 (第2/2页)
说实话,倘若是在两年半之前,不管是史可法还是吴三桂等人,即便是让他们出兵进入沙俄之地,他们也是不敢的。
这无关乎于胆量,而是他们根本没有这个实力。别得不讲,单说大军吃什么这一块就足以让他们望而却步。
也只有跟着龙兵在一起,才不用考虑那么多的问题,才可以打败满清、平了草原、灭了朝鲜。
现在他们稳定了后方之后,又开始向着新目标和新征程迈进,那是摆明要当封狼居胥,这个时候,他们怎么会愿意挥兵而回呢?
大明是胜了,但是怎么样胜的,想必没有人比史可法和吴三桂更为清楚?
崇祯是明君吗?
还是说朝堂那些大臣们都是智者,可以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都是扯淡。
如果他们当真这么厉害,大明又怎么可能会生内乱,甚至山海关都差一点被满清给攻下呢?
说到底,大明有现在的一切,都是因为炎王的出现,是他不畏生死的带着大家,然后将敌人一个个的消灭或是重创,强大了自身的。
现在好了,大明局势稳定了,这就要卸磨杀驴?
同为武将,史可法与吴三桂自然是不喜这一套,他们甚至都可以看到,如果自己真的带兵而返,怕是用不了多久,手中的兵权就要被朝廷那些大老爷们给夺走了。
不是开玩笑,大明就是如此,能干的不如能说的。
尤其是在崇祯时期,这位帝王的耳根子忒软,疑心也最重,他们可不想用自己去考验皇帝是不是变了性格。
如此,在得知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两人和一些个明军万夫长千夫长们齐齐来找了征北大将军梁军,向他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与选择。
大家都表了态,梁军自然是高兴不已,然后就视那封崇祯发来的电报如无物。反正双方相隔数千里,山高皇帝远的,他们完全可以以电报坏了,收不到命令为由,拒绝执行军令。
有本事你崇祯就派人亲自来传旨,那个时候梁军就会告诉崇祯,还有那些想打大军权力的朝臣们知晓,什么叫做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
大家都做了明智的选择,但有一位千夫长却没有与大家一起去表明心态,他就是定王朱慈炯。
做为崇祯的第三子,还是嫡子之一,朱慈炯这一会内心是十分的纠结。
他想不通父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军来到沙俄之地,难道不是为了给大明开疆拓土?好处不都要给大明吗?
父皇为什么要不同意?这可是大大的功绩呀!
还有就是,父皇大力扶持五弟是要做什么?
大哥哪里表现的不好了?为何父皇防人防到自己家里来了呢?
如果可能,朱慈炯真的想要去乾清宫好好与父皇聊一聊这些事情,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
他如果想要离开征北大军,倒是不会有人拦自己,可是一旦他走了,就将再也回不来了,这里的将士们也不会在认自己了。
军队中最不受欢迎的就是叛徒,这样的人往往比敌人还要招恨。
朱慈炯自然是不会叛徒的,但他又无法像其它千夫长一般,去主动找梁军表明心迹,他便只能这样煎熬着,成为一个中立般的存在。好在的是,现在的征北大军正忙着建城建镇和修路的事情,现在并没有仗打,他的特殊也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这倒是让他好受许多。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一举一动一直被人所关注着,在看到他最终选择了不离开,但也不表达态度时,梁军就把这个情况向公子朱常武做了电报汇报。
张奡已经到了云南行省,并很快接手这里的财务后勤工作,有了他的加入,朱常武的压力顿时感觉到轻松了许多。
宋献策也因为有了这个能干的帮手,也不是那么的忙碌了,他便来找朱常武商量着,接下来的一些大政方针。来到朱常武所住之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梁军发来的这封电报。
“三皇子倒是比他父亲头脑还清醒一些。”看了这封电报之后,宋献策便嘿嘿笑了笑,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是呀,这些皇子都比老子强。”朱常武也是极为赞同的来了这么一句。然后就把这件事情放在了一旁,或许他从没有正视过崇祯,他就是跳得再高,只要他想,都可以一巴掌把人给拍下来。“你来得正好,这些云南土司的事情也应该收拾一下了,你了解多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