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钞能力 (第1/2页)
国无智者,最终才给了满清发展壮大的机会,最终大明出现了危亡之事。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祖大寿对大明朝堂失望了,甚至还起了自建炉灶的想法。
苍天不负,在第二次被迫投降满清的时候,祖大寿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不可能在有什么建树。但就在此时,朱常武横空而现,不仅以雷霆手段解救了大明,同时也解救了他祖大寿。
那个时候,被救出来祖大寿,也曾对朱常武感激涕零,想着用自己的能力好好报答来着的。可谁想到,自己有心相投,朱常武确没有重用他。
或许是因为他年纪大了一些的原因,总之就是不给他上战场带兵作战的机会。反而将他留在了草原之上,让他继续募兵,连同稳定这里的局势。
祖大寿也曾找自己的外甥吴三桂,几次申请进入作战部队,却无法成行。慢慢的,他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留在了草原上的他变得也有些颓废,想着的就是得过且过。
他又哪里知道,朱常武之所以不用他,除了他年纪的确大了一些,无法像年轻人一样奔远而战之外,还有就是对他的一些过往的不看好,以及重用了他不好对崇祯交待。
一个曾经两次投了满清,又两次主动复叛之人,换成谁想要用他,都难免会犯有嘀咕。
再说了,祖大寿投降满清的时候,曾给外甥吴三桂写过书信,其中可是大骂崇祯的昏庸,这件事情,朱常武没有忘,想必崇祯也没有忘。那把此人推出来,就是在给皇上上眼药,反而对祖大寿的人身安全不利。
祖大寿并不知道朱常武的想法,他只知道,自己真心效忠的时候,对方没有接受自己,这就让他心中不痛快。而这个时候,洪承畴来了。
帷帽男子正是洪承畴,这位曾被崇祯重用,但后来被满清俘虏,最终也做了降臣,叛了汉人的所谓明末名将。
或许洪承畴是迫不得已。
或许他有自己的苦衷。
又或许,根本就是崇祯不会用人。但不管他是正是邪,在朱常武看来,投降了满清之人,就是没有骨气的表现,就是无法让他再去信任。
洪承畴是在盛京被攻破的时候,逃走的。
当时盛京混乱,被炮火所覆盖,他也运气不好地被弹片所伤,在他的脸颊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伤痕。
正是因为这道伤,将他的容貌大毁,也因此让接下来明军在搜城的时候逃过了一劫。一个被毁容之人,明军并没有多看,这才让他有机会逃了出来,然后来到了草原之上。
以前在满清的时候,洪承畴与祖大寿都是叛臣之身,同病相怜之下,两人是有私交的。当得知满清被灭,洪承畴实在是不知道要去到哪里,得知了祖大寿的消息后便赶了过来。
两人的确是有着太多相同的经历,比如说,他们都曾受崇祯重用,但又被崇祯所怀疑,这就让他们想要做一个正儿八经的明臣都不可以。现在又机缘巧合的凑到了一起,所商量的自然就是怎么反了崇祯,重获自由之事。
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祖大寿与洪承畴想要成事,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难题不是崇祯,而是朱常武。
这个人实在是太厉害了。
自从横空出世以来,未尝一败。
不管是多么强大的对手,不管双方的兵力数量是多么的悬殊,最终的结果都是朱常武获胜。
就像是祖大寿有现在的一切,也都是朱常武所给的。
他手中所谓的十万蒙骑,只是对外说的好听。说到底,这不过就是一些个实力平平,不被朱常武所看中的蒙人百姓罢了。
虽然祖大寿在他们的身上费了不少的力气,也从朱常武那里要来了不少的物资。但想要把他们训练的如那些蒙骑精锐一般,可非是一朝一夕间就可以完成。
尤其是后期的时候,祖大寿开始索要更多时,朱常武那边明显放缓了支持他的力度。在炎王眼中,一些个二流骑兵罢了,他们的任务也只是守在草原之上,防止在他们以西的喀尔喀汗国入境大明,这样的边防军队,是不必要投入太多的。
而就是这个不用投入太多,实际上朱常武每月所给的军费,都是同样数量的其它明军数倍。毕竟朱常武就是带兵出身,他已经习惯了不会在军费上有什么苛刻之举。
然这一切落在了祖大寿眼中,他却不是这样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