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百一十七·汽车(正式完本) (第1/2页)
叶太后坐在第一排中央,始终面带微笑。
发掘妇好墓的考古成果,为啥破坏提名规则,强行在今年就评为金奖?
因为有人要拍马屁啊。
妇好是商朝的王后,还是统兵大将。如今大明也是太后临朝,岂不是冥冥当中对应着什么!
学术总是要牵扯政治的。
就拿殷墟来说,大量商王族的坟墓,被毁灭性的大规模盗掘。刚开始考古学家以为,那属于单纯的盗墓行为,但渐渐的就发现不对劲。
那些商王族的坟墓,是被系统性官方毁灭的。
所以现在殷墟的那些商王族墓,全都无法跟史书对号入座,根本就搞不清楚哪座坟是谁的。妇好墓因为埋得很隐蔽,侥幸逃过了周人的掘毁。
下令毁墓之人,极有可能是周公!
动手时间,在“三监之乱”发生后。商朝余孽的叛乱,把周公给彻底惹毛了,于是就毁墓永绝殷祀。
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在儒家道德观里颇为下作。
而周公又是真正的儒家始祖,是所有儒生的老祖宗。
于是在数十年前,经过反复讨论,大明君臣一致决定,相关学术成果不能公开。但凡涉及周公毁灭商墓的消息,一律仅供考古界内部参考,不得公开发表论文和书籍。
……
“获得理工类铜奖的有:马伯良。马学士提出了重力理论,并给出在具有面形式的地球表面的不同点测量重力有关的表达式……”
这个成果,被皇家学会高估了,都认为可以拿去测量航海时不同海域的重力。但其实现阶段很难实际应用。
同时,它又被低估了。如果能搭配人造地球卫星,用处就挺多的。
一个又一个科学家上台领奖。
很快到了理工类银奖,其中一个奖项有四人上台。
这个团队非常特殊,不但包括一个吐蕃族学士,而且还有人由兄弟代领——其本人已经牺牲了。
他们通过多次艰难考察,确定了长江源头在朝午拉山(唐古拉山),并绘制出长江源头及其各支流地图。
考察活动,前后历时十二年。牺牲一个学士、一个学生、六个随员,还有两人因严重冻伤而截肢。
获奖内容公布出来,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谢衍也是感慨无限,直接站起来鼓掌,这些探索者值得尊敬。
叶太后是懂得笼络人心的,抚恤方面自不用说。那个全程参与地理科考的吐蕃族学士,前段时间被她举族赐姓“朱”,并提高了与该部落的茶马贸易量。
这是竖起一面旗帜,只要忠心为大明效力,吐蕃各部自有好处可拿。
“接下来的金奖获得者想必诸君都能猜到。”
“两年前,谢衍学士发现阻尼现象,并提出全新的分子、原子理论。”
“去年,谢学士制造出玛瑙阻尼短臂天平,为物理、化学的微量分析实验提供了利器。尤其是化学领域,人们终于能探索不同物质分子的原子构成。”
“也是在去年,谢衍学士率先提出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规范表达,使得我大明的化学研究局面焕然一新、豁然开朗。”
“不仅如此,谢衍学士还改进了水泥,发明了球磨机。今年又提出更改科学度量衡单位……”
“短短三年时间,取得如此多的学术成果,而且还如此年轻,自大明开国以来绝无仅有……”
随着一个个成果念出,大礼堂里掌声雷动。
尤其是那些文科学者,平时不怎么关注这块。他们只知道小谢学士很牛逼,究竟多牛逼却没有太清晰的概念。
此时此刻,他们依旧不太明白,但都知道特别特别牛逼!
拉斯洛王子茫然看着台上,自从理工科颁奖之后,他根本听不懂鸿胪寺官员在做啥。
事实上,鸿胪寺官员也不知道如何翻译科学术语。
朱棠溪面带微笑,目送丈夫上台领奖。她感觉此刻的六郎光芒万丈,简简单单站在那里,就如同屹立于学术高峰之巅。
谢衍接过奖杯。
这座奖杯由黄金合金打造而成,主体雕刻白泽神兽,还镶嵌以各种宝石。
体积不大,但挺重的,估计有三四斤。
获奖感言嘛,谢衍在电视里看多了,此时此刻张口就来:“感谢官家,感谢太后,感谢皇家学会与各位学者,让我有幸拿到金奖。感谢我的父母……”
说着,又履行自己吃软饭的责任:“还要感谢我的妻子,给予我包容和支持,为我提供了许多灵感……”
见许多人朝自己看过来,朱棠溪竟感觉有些羞涩。
当然,更多的是兴奋和甜蜜。
接下来颁发的,还有新版学士玉佩。具体情况,让全场哭笑不得。
因为谢衍主动放弃新版理科翡翠学士头衔,换取各低等头衔都来一份。
于是乎,学会给他补发旧版药玉和玫瑰学士。接着一口气发了好几块新版玉佩,有理科的药玉、碧玉、芙蓉、玫瑰,还有工科的药玉和碧玉。
对此,谢衍感到很遗憾,他永远无法获得旧版翡翠学士玉佩!
因为绝版了。
如果今后再有什么重大学术成果,谢衍打算请学会把绝版的也给补一块。
这一大串学士玉佩放在书房里,绝对是他最宝贵的收藏品。
爵位授予,今天不搞。
而是皇帝派行人到家中宣读圣旨,还要焚香设案什么的。
谢衍向老会长打听过了,他这次应该是跳过男爵和子爵,直接授予伯爵爵位。
当然,爵位不能传给子孙。
也没有封邑和食实封。
纯粹就是说起来有面子,以及包括葬礼在内,在各种礼仪上有特殊待遇。出门时还可以带仪仗队,但仪仗队必须自费置办。
还有就是按伯爵的品级,每月能够领到相应的爵禄。
但也只能领基本爵禄没有正经爵爷们的其他待遇——比如四季赐服、冬夏补贴等等。
再过几天,咱就是谢伯爵了!
颁奖典礼结束,已是半下午时分,晚上在学校食堂还有一场晚宴。
谢衍喝得半醉,跟公主一起回郊外庄园。
叶太后和小皇帝,则是前往东郊皇家园林。
因为时间太晚了,城门已经关闭,就连皇帝都不方便破坏规矩。
“公主殿下,驸马爷,两位请稍等!”
就在他们上车之时,一个侍卫追上来,肩上还扛着一个大麻袋。
朱棠溪问:“袋子里是什么?”
侍卫笑道:“劝农司种的土豆,太后让赐给两位一袋。此物全国各地都已陆续种植,但有吃死人的先例,前些年达官贵人都不食用。现在却是弄懂了,长芽的不能吃,发青的也不能吃。”
其实对于底层百姓而言,把芽掰掉就能吃了。中毒是肯定要中毒的,但一般没有大问题——那些肝功能不好的,吃死了就自认倒霉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