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大秦新年贺 (第2/2页)
没人回答这个问题,始皇帝也不需要有人回答,他道:“在这篇雄文中,称少年为‘红日’、‘乳虎’,‘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始皇并未按李念说的《少年中国说》全文讲给六英学宫学子们,而是对内容进行了截取和修改,像“潜龙腾渊”就不适合在这时代用来形容少年学子。
龙常被认为是神圣,与帝王相联系,以“潜龙”形容少年学子,说他们有帝王之姿?
但即便是修改过后的《少年中国说》,依旧吸引众人,其中那种少年意气风发、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意境透字而出。
少年真好啊,他们的未来还很长,人生的路途才正式上路,还可以有很多期望。
将修改后的大秦版《少年中国说》送给六英宫学子后,始皇帝笑着又道:“诸位为我大秦有为之少年,希望能如此说中一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茁壮成长为我大秦栋梁,铸造更强盛伟大的大秦!”
六英宫众学子代表十分激动,皇帝陛下对他们寄予的期望太深了,竟然将这篇雄文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他们。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新年礼物!
韩信、赢舜英领着他们道:“我等必不负陛下所望,将成大秦有为之少年,为大秦之强盛而努力!”
殿外听到这些话的外邦人员心头更加沉重,这《少年中国说》是篇好文章,可惜要是不发生在大秦就好了。
大秦在这一代人就已经这么强了,要是他们的后辈继续强大,那还得了?
大秦国际学院代表队伍中的匈奴学子和百越诸部学子,不少人心生羡慕,要是他们也是六英学宫的学子该多好。
那么他们不仅生长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也将会被大秦皇帝陛下寄予厚望,这篇雄文也将是他们新年贺礼,那是何等荣光!
楚墨巨子、庄黄代表的诸子百家入殿。
在这一年里,诸子百家认识到,百家终究要归服大秦管理之下,大秦未来的模式将会容纳百家,大秦允许他们继续存在,却不会再只采用一家之学治国理政。
大秦择取诸子百家学说中有用之物合流是大势,不会随他们的心意而扭转。
“罢黜其他家,独尊吾家”的想法将难以再实现,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不能再墨守成规,要跟上大秦发展的脚步。
否则,即使大秦设百家学宫,允许他们存在,也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诸子百家代表齐声道:“道家庄黄(法家韩正)祝陛下文治武功,洪福齐天,愿大秦国运昌隆,无灾无劫!”
始皇点了点头:“平身,诸位皆是我大秦有用之才,虽诸位中有人并不为官理政,却也在为大秦尽心竭力,去年那教材、字典都有诸位功绩。朕不会忘诸位之功,大秦不会忘,天下万民亦不会忘!”
“望诸位今年继续为大秦出智尽力,也祝诸位新年如意,百家兴盛,能为大秦为华夏续写诸子新章!”
后一句“能为大秦为华夏续写诸子新章”直接戳到了百家代表们心坎,皇帝陛下对他们的期望太高了,竟认为他们能续写诸子经典。
但没人会在这时候说自己不能,一个个激动道:“我等定不负陛下期望!”
接着是大秦工匠们组成的代表队,之所以会有工匠代表队,是李念提出的。
因为他打算在明年,不对,是今年提高大秦工匠们的地位,设立大秦工程院。
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地位太低,不利于一个国家的正常发展。
大秦要想保持长久的强大,这世界的华夏要想持续领先其他民族和国家,就必须得重视工匠,并将此形成一个惯例,让后人一直能遵循下去。
不能提到技艺就觉得上不了台面,不能认为当工匠就觉得羞耻,看到精细的技术就来一句“奇技淫巧”。
这些工匠基本都是六英工业区的工匠,他们曾见过始皇帝,但今日这种氛围仍旧让他们紧张。
进入大殿后,工匠代表们赶紧行礼参拜,送上贺词:“祝陛下龙体康健,福寿双全,愿大秦五谷丰登,天下乐业!”
看着拘谨紧张的工匠,始皇帝笑道:“诸位平身!朕能有今日,大秦能有今日,诸位功不可没!”
“有人认为诸位功劳浅薄,有人看不起诸位,觉得诸位卑鄙,但朕以为诸位功劳莫大,无有诸位,大秦无有今日!”
“正因有诸位,我大秦将士才能有优良兵甲可用,正因有诸位,我大秦才能建起宫室、筑起城关,才能有耕种之具、运载之器。”
“朕欲在今年设大秦工程院,只要符合标准,便可入其中,位比官吏,朕要让人知道诸位不是卑鄙之人,而是我大秦有功之臣!”
这话让一些大臣一惊,没想到陛下会在这时候宣布这种消息,此举明显是要提高工匠的地位啊,但其实这事在去年便有迹象。
此事十有八九也是李念公子提给陛下,从那位将格物和算学提上来,就知晓可能会有这么一天。
也许在今后的大秦,会有很多官吏会是工匠出身。
但众臣并无太多意见,还是那个原因,这是个近乎如白纸一般的时代,做起事来没有那么多掣肘,人们还没养成后来一些不好的思想习惯。
听到始皇帝说要设大秦工程院,为他们正名,工匠代表们激动不已。
这对他们是天大的好事,从今以后,不仅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将提高,他们还将有更广阔的晋升道路,能福泽他们子孙后人。
工匠代表们当即叩首谢恩道:“谢陛下,谢陛下,谢陛下大恩!”
始皇帝道:“不必言谢,多为大秦制作更好的器物,发展更好的技艺,让我大秦更加强盛才是对朕和大秦最好的感谢!”
“朕希望有朝一日,我大秦的工匠能造出航于汪洋之上的如山巨舰,造成能飞于天空的无上之器,造出能日行千里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