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迷雾小说 > 大乘妙法莲华经 > 第109集《妙法莲华经》

第109集《妙法莲华经》

第109集《妙法莲华经》 (第2/2页)

后当入涅槃如烟尽灯灭
  
  前面那一段是总标,这一段是别明。别明这一段主要是讲到现佛身的情况,就是“百福相庄严”这一块。如果你现的是佛身,你就有四种相状会出现:
  
  第一个,出家相。那么出家相是怎么回事呢?“又梦作国王,舍宫殿眷属,及上妙五欲,行诣于道场。”应化身的时候,他一开始一定是示现一个凡夫。他不能一出生就是一个佛陀,不可以的,他有一个过程。因为你既然是来到人世间,你要示现等同凡夫,你要有出生相,童子相,甚至于纳妻、生子,最后体悟无常,再出家。而这个时候,最后一生,他一定是大富贵相,只有两种情况,你要么做国王,要么做太子,只有这两种情况。你从无常的智慧生起的时候,就舍弃宫殿,舍弃眷属,到了一个修行的道场。这第一个,现出家相。
  
  第二个,现成道相。出家以后你可能去亲近一些外道,因为那个时候佛法还没有出现,佛法就等你来说,所以你可能会亲近很多外道,修禅定等等。到最后你会觉得它是不圆满的,不管禅定、苦行都不圆满。你自己走到菩提树下,安坐师子座,这个时候靠你自己内心的无师智、自然智(因为没有人可以给你开示的,这个时候佛法没有现前),在七日当中,你自己一念的相应慧现前,证得中道的实智,这个就是成道。
  
  成道以后,开始说法。“成无上道已”,开始从法座而起,转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的法门,为四众弟子说法。经千万亿劫的时间,说无漏的妙法,广度跟你有缘的众生。
  
  最后入灭,入灭相。一期的教化结束以后,进入涅槃,就身心消灭,入无余涅槃当中。这个梦境就是提醒你,你即将成佛了,就入这个妙觉位。
  
  这个梦境,蕅益大师说,其实它有两个内容:如果这个梦境出现的时候,它是你的过去的场景,因为你曾经发生过,这个人你熟悉的,这个环境你也去过,那这个梦境对你意义就不大了,这只是一种你的习气种子的显现。如果这个梦境当中你从来没有看过这个人,这个事情你从来没有做过,尤其你现在又在修习一个法门,比方你在诵《法华经》,你在拜忏,那这个梦境就意义重大,因为它是一个未来世相应的。就是,这个梦境我从来没有去过,这个人我也从来没有见过,那它是跟未来世相应的,往往是一种吉凶的先兆。
  
  所以我们前面在讲忏悔法门的时候有说,忏悔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梦境。要不然你怎么知道你忏悔干净了呢?佛菩萨又没有现前。你比方说你忏悔到,欸,你在梦中排出污秽的东西,或者洗澡,或者你发现你的身体是轻飘飘的,在空中飘来飘去的,这个都是好相。当然最好是见佛,见佛闻法是最好的,见到三宝。
  
  其实我们净土宗预知时至,除非你真的成就禅定三昧,你自己在三昧当中知道,否则都是在梦境里面知道的。你看看《净土圣贤录》,很多都是在梦境里面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他说法,或者梦到莲花,他大概知道他的净业成就了。
  
  所以这个梦境有两种情况:第一个,跟过去世相应。那这个意义就不大了,那就是真的是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个是你的习气种子。但如果你的梦境是预测未来,跟未来世相应,那这个梦境你就要注意了,可能是好,可能是坏。坏的是什么?比方说你梦到你从三楼掉下来,空中往下坠,这个就不好了。
  
  这个就是烦恼要转之前、菩提要成就之前的一个征兆。
  
  庚三、总结法益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
  
  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佛陀说,在末法时代,你能够依止前面的第一微妙法门,就是内观真如、外修三乘,理观事修的交互作用,这个人将会很快地得到广大的利益,如前面所说的诸多的功德。
  
  那么这个迹门讲完了,我们看附表第三十三,我们用蕅益大师两个偈颂把这个迹门作一个总结。这两个偈颂,一个是来自于,一个是来自于。
  
  整个迹门当中,我们可以归纳成:第一个,信解;第二个,观照。信解真如跟观照真如。我们先看第一段,看第一个偈颂。
  
  一、信解
  
  客作从来非贱人粪除未尽自迷津
  
  却怜五十余年别此日相逢觉倍亲
  
  我们没有学《法华经》之前,我们只能够根据诸法因缘生来修学,就是我现在是一个不好的因缘。我现在开始觉悟的时候,每一个人开始学佛的时候,都是进入了一个堕落业力跟妄想,一个杂染因缘。所以我们在求的是怎么样?一开始是皈依,是祈求三宝的加持。那么在三宝当中打工,每天拜忏、持戒,这叫什么?客作。我们认为自己是外人。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一进入三宝就敢说,我跟佛陀是一家人。除非六祖大师,没有人有这种智慧。所以我们总是觉得,我业障深重,我来到三宝当中,三宝是高高在上,我呢,是低低在下,我是一个客作的贱人。其实不是!从《法华经》来讲不是。其实我们是一时的流浪、一时的离家出走而已,我们只是回到原来的家而已,所以,“客作从来非贱人”。
  
  那么为什么我会流浪生死呢?这个要从因缘观说起了。“粪除未尽自迷津,却怜五十余年别。”一个人会流转生死,其实你要说妄想跟业力,这个是枝末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我执跟法执,根本就是执著。所以你看,你要学唯识你就知道,临终不怕你打妄想。你打妄想怕什么!但是你那个妄想产生执著,完了!带有执著的妄想最可怕了。就是你对这件事情特别好乐,数数现行,深生好乐。就是,一般的妄想根本不是你佛号的对手。一般的妄想,你“佛号生,妄想不生”,这说的就是一般的妄想。但是有一种例外,有一种妄想会消灭你的佛号,就是带有坚固执著的妄想。你这个佛号就不是它的对手。这个理观就是专门破这个执著。
  
  诸位!理观不是破妄想,妄想是虚妄的,理观是把妄想背后那个根拔掉,叫达妄本空。妄想是不真实的,所以理观是帮助你把那个妄想背后的执著拔掉,这个妄想就没有力量了。所以,一个人会轮回就是怎么样?粪除未尽,就是心中的我法二执的粪没有消灭,所以就招感了在六道里面一次又一次的轮回。轮回是这样来的,这个我法二执引生的。
  
  那怎么办呢?我们看结劝。“此日相逢觉倍亲。”直到有一天,你学了《法华经》,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你才知道,原来我们跟三宝不断地接触,我们跟三宝是一家人,尤其是跟佛陀是一家人。当然,我们一般人心是有所求,向外攀缘;向外攀缘,那你就是业障深重了,你面对的是你无量的过去留下来的业力跟妄想。但是你要回光返照,你的本质就出现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这个时候你跟佛陀是站在一个立足点。
  
  所以,诸位!你临命终的时候,到底你是业障深重去往生,还是具足无量的性功德去往生,这关键就是临终的时候你的心是向外或向内,就在这里而已。为什么有些人往生对他来说很容易?他就是临终才念佛,念了三天就往生了!而有些人念了一辈子,临终都没往生。从因缘来看很不公平,但是从理观来说非常公平——善根不同。因为他的人生因缘就是这样。
  
  我们的生命体是真妄和合的,你最好临终的时候不要把虚妄这一块现出来,最好不要。你现出来,你就很难处理了,你这叫自找麻烦。就是“一念迷,生死浩然”,你要是不断地去追想你的过去,你要一攀缘你的过去,那你就回不来了,佛号再怎么念都没有用,那你真的是生死业障深重了,因为你去招惹业力。回光返照的时候,你就是具足无量的性功德,你跟阿弥陀佛站在同一个立足点,那一念之间就往生了。所以,这个成败就在理观。
  
  你理观现前,“此日相逢觉倍亲”。你要是攀缘心现前,“粪除未尽自迷津,却怜五十余年别”。所以诸位!不要小看理观。成败的关键就是,你到底是业障深重,还是性具无量的功德庄严,就在一念之间。就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向外攀缘还是向内安住,就这样子而已。因为我们同时这两个都具足,就在一念心当中。这个是信解。
  
  这个信解就是说,诸位!从现在开始,你要相信一件事——“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当然我们要相信两件事:第一个,相信从因缘上我们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业障深重,这个也要相信。你不能执理废事,所以我们也要去拜忏、持戒,把这个业力降到最低,这也要相信。但是更重要是第二个,相信你的本质是清净、是具足的,是具足佛性的。这个是信解,先相信这件事情。
  
  《法华经》的圆教思想只能仰信。你说,欸,我见不到。它是先信——信、解、行、证,你信、解以后,你才有办法证入的,它不是让你看到以后才相信的。圆教思想全部是不思议境,你只能够——佛陀这么说,我仰信佛陀的真语。就这样子的一个信解。
  
  我们看观照。
  
  二、观照
  
  地雨何曾有二心根茎花果漫森森
  
  四微终始元无别莫向枝条大小寻
  
  观照的这个偈颂,来自于蕅益大师对于的偈颂。
  
  蕅益大师说,“地雨何曾有二心”。就是说,当我们在佛法中修学,你不管是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修净土宗也好,你就是在大地里面长出一根草,或者你善根强,变成一棵树。一根草,一棵树。草跟树它能够生长,它靠两个条件:第一个,下有大地;第二个,上有雨水。你要有佛法的滋润,你要有真如的依靠。
  
  这个地,大地,就是你的心灵的力量,你内观的智慧启动了心灵的力量。第二个,雨水。你总要读经,你总要去学法门,学四谛,无常无我,去调伏你的见思烦恼,要来自于法雨,然后你才能够成长。
  
  其实大地跟雨水是平等的,所以修行是公平的。我们在同一片大地上修学,我们在同一个释迦牟尼佛的雨水中长大。既然同一个大地,同一个雨水,怎么就培养出不同的枝叶花果呢?
  
  看第二段,“根茎花果漫森森,四微终始元无别”。修行本来很公平。你看,你作为一个草、一个木,我们同样的雨水,同样的大地,但是我们过去的根机不同,这个成败就在根机了。就是你上辈子是读什么经的,他上辈子是读什么经的,就是你的信仰不同。
  
  你看有些人,他什么都不信,他只相信因果。这种信解是从因果开始的,从业果开始的。这个人修行一辈子,他来生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成就快乐的果报,不管他修什么法门。你内心相信什么真理,这个就是一个因地。你是一个葡萄的种子,你放在一个大地上,你就用什么雨水去灌溉,它只有一种结果,就是长出葡萄,它不可能葡萄的种子产生苹果出来,不可能。
  
  有一种人是信解空性的。他过去善根就是这样,他看到什么都觉得这个人生没啥意思,无常无我。那这个人只有一种结果,就趋向偏空涅槃。他的成佛之道,他一定要经过这个过程的,他不经过这个过程是不可能的。
  
  有一种人,直接可以接受《法华经》。你看有些人一学佛就学《法华经》,这个人在过去生就是从《法华经》信解的,他就是起跑点比别人快。
  
  那么诸位!我们来到佛教,你的一念心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他也是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我们在同一个大地。我们同一个本师,目前流通的法宝你也看得到,我也看得到,谁也不会私藏,所以我们同一个雨水。但是结果,“根茎花果漫森森”,你有你的根,他有他的花,就是产生多元化的结果。但是,地水火风其实是没有差别的,雨水也没有差别的,关键在哪里呢?
  
  我们看第三段,“莫向枝条大小寻”。同样的雨水,同样的大地,有些人心向外攀缘,有些人内观,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出来了。有些人变成大树,有些人变成小草,就是观照的问题了。
  
  所以整个《法华经》,第一个,你要先相信;第二个,你要不断地去观照它。不只是了解就可以了。
  
  有关这个观照,我们把它总结成三点:
  
  第一点,就是事前的防患,或者叫事前的防护。我们在《法华经》讲到四安乐行,就是理观虽然超越因缘,但是它跟你的身口意有关系。你的身业要保持调柔寂静;口业要和合无诤,你不要整天想要找人家去争执,你的理观会破坏的;第三个就是内心的安住,慈悲善巧,对你修理观有帮助。所以你这个四安乐行,你要给你自己的身口意的活动划出一条红线。
  
  我再讲一次,理事是分不开的。事修有障碍,一定障碍你理观,你不可能切割的,不可能切割。所以佛陀讲四安乐行就是,你的理观只能在身口意安稳的情况之下才能够成长,所以你在事前一定要有一个防护。
  
  第二个,事中的安住跟调伏。遇到事情的时候要记住一个问题,你如果临命终要保持正念,你最好现在就开始培训你的临终正念。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一念心遇到外境刺激的时候,马上产生反应。这个是最大的盲点,也是对我们最不利的,因为你看到灰尘马上扑过去,你就完了。诸位!我们无量劫所留下的因缘是太多了,所以,注意!你一定要建立一个观念:因缘是不能处理的。你知道吗?灰尘不能碰。我们遇到事情说,欸,开始在论谁对谁错,就落入了业力的恶性循环了。你这种思考模式培养起来以后,你就很难往生了。
  
  就是说,因缘不能处理。那因缘怎么办呢?因缘只能放下。你要体会。你要处理因缘,你就没完没了了。诸位!你就没完。你的人生的目的不是来处理因缘的,尤其是你现在的身份,也不是来处理因缘的。等到你成就初地以后,该报恩,报恩;该善巧方便摄受,摄受。等到初地的时候,你就有资格说,我要处理我过去的恩恩怨怨了,你可以这样讲。你现在,你现在是什么水平?你怎么可能处理因缘呢?你现在一个生死凡夫,去挑战你的阿赖耶识,是吧?所以,对我们来说,“时时勤拂拭”对我们临终是没有帮助的,平常可以,平常我们尽量结善缘。到了临终的时候,只能够安住镜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定记住!临终的时候不是处理因缘,是放下因缘,放下是最好的处理。所以因缘,不要处理是最好的处理,这样懂吗?说,欸,我临命终我就会想到。不可能!你现在不培训,你临终的时候一定是,跟因缘碰撞以后你马上起反应。这是习惯性。所以年纪大的人一定要注意,因缘不能处理,因缘只能放下。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怎么样?逆向思考,回光返照。外境刺激你的时候,你的心不跟外境走,而回过来去安住你自己,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你要观想我本来没有这个因缘。这个就是临终的准备,是逆向的回光返照。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记住!安住镜子,而不是去处理灰尘。这第二个。
  
  第三个最重要了,叫事后的熏修。我们最好是,一天不管你多忙,抽出一个小时时间做功课,否则你把《法华经》听完以后,你只是叫做结缘,你永远活在信解,你没有观照。当然,你听完《法华经》以后,你来生的善根比别人强,这是事实。
  
  那么这观照,我们还不会观,怎么办呢?简单!读诵,就靠文字。佛陀的文字相是从佛陀的清净法界流露出来的,他每一个字是不增不减的,你不能动的。所以我们前面的十四品,迹门全部讲完了,佛陀的智慧,权法、实法都讲完,你可以开始读诵。先拜二十分钟,静坐念佛二十分钟,先求止,然后,最后二十分钟诵经。
  
  我们学院现在有做这个读诵版,这个唱诵版还没有做好,读诵版已经出来了。我们陆续地把它贴到我们的官网,包括净土教观学苑,包括妙法莲心学院。你透过这个音声也帮助你摄心。我们现在前面十四品都做好了。你可以从音档配合我们的讲义。
  
  也就是说,你一定要有一个功课。你不能靠一个礼拜两天来听师父的上课就会建立观照。你来听《法华经》叫做建立信解,你相信这件事情。但是这个真理在你的心中落实,就是靠观照,观照跟日常生活的历练。
  
  我们迹门先上到这。休息十分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